(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光明日報記者?崔興毅?姚昆
日前,在深圳船務監管大廳內,十余個終端監管大屏正實時刷新畫面,工作人員有條不紊地發出航行指令,看似風平浪靜,信息數據的傳輸與處理卻格外“洶涌”。
船舶軌跡、船艙實時畫面、船舶油耗參數、發動機參數……如何做到對數以萬計的航船進行精準管理?如何在航行過程中保障船員和乘客的安全?中國電科10所研發的“船舶跟蹤與服務系統”發揮了關鍵作用。
“不僅能收集船舶行進的實時數據,當遭遇突發的惡劣天氣或航線上突發險情時,監管人員可通過終端將險情信息即時通知到船舶,并提供事故應急處理等輔助決策信息,大大降低事故發生率,有力保障了航運安全。”船舶跟蹤與服務系統軟件工程師何四海向記者介紹系統的數據分析能力。
船舶跟蹤與服務系統是集監控、管理為一體的信息化服務系統,通過采集船舶的航行數據、設備數據、視頻數據,并通過衛星/3G/4G網絡傳遞到岸端數據中心服務器,在服務器上存儲、分析和挖掘,形成一個船舶服務平臺,實現船舶位置實時跟蹤、即時短信及VOIP實時溝通,同時可進行高效的信息發布、氣象服務、電子預警、船艇遠程故障診斷、數據回放、指揮調度、海上救援等。
“船舶跟蹤與服務系統打通了數據‘任督二脈’,讓信息獲取更便利,復雜的航班統計變得簡單,紛繁的航線變得有序,船舶行駛更加安全。船舶跟蹤與服務系統為船舶管理人員提供手機端查看功能,管理人員在手機上就可實現查看和管理,真正實現了‘足不出戶,便知船舶事’。”何四海介紹,船舶跟蹤與服務系統以天奧云平臺為核心,一面連接監控中心,一面連接船載設備,同時包含云服務器后臺數據處理軟件、云數據庫和前端展示軟件三大類系統軟件,系統可兼容AIS、銥星、海事、北斗、天通、歐星設備等任意第三方終端設備,也可接入各類傳感器數據。
除上述功能外,系統的另一大亮點則是船載衛星寬帶設備通過寬帶衛星通道,為船舶提供互聯網服務,游客出海也可以及時處理商務信息,便利了船上人員的網上互聯需求。
目前,船舶跟蹤與服務系統已應用于貴州省烏江數字航道管理、甘肅省劉家峽庫區航運安全管理等實際場景。未來,依托“智慧海洋”業務,該系統將進一步融合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結合生產生活的各類應用場景和用戶需求,打造更廣泛、高效、易用、可信賴的“智慧海洋”產品及解決方案。
《光明日報》(2023年07月06日?09版)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