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央廣網西安8月5日消息(記者劉昱)8月4日,陜西歷史博物館發布一封“致觀眾的公開信”,信中提到:據監測統計,陜西歷史博物館目前每天預約門票點擊量超過60萬人次,但能夠預約成功并進館參觀者,只有1.2萬人次,嚴重供不應求。博物館呼吁,本地市民避開暑期、法定節假日等旅游高峰,“讓景于客”、錯峰參觀。
陜西歷史博物館發布“致觀眾的公開信”(央廣網發 陜西歷史博物館官網截圖)
陜西歷史博物館作為中國第一座大型現代化博物館,陜歷博已開放運營了33年,最初設計接待量為4000人/日。隨著2008年國家免費開放政策的實施,游客開始逐年增多,時至今日,每天接待的最大承載量已經達到空前的12000人次。
今年暑期以來,陜西歷史博物館為了緩解供需矛盾,每周三下午為青少年團體提供參觀延時服務、每周日晚延時閉館至晚上8點,以最大限度地滿足廣大觀眾的需求。同時,不定期為一線勞動者、軍人等特定人群開放夜場,延時開放服務、開展“兒童節”“護士節”“教師節”“三八婦女節”等團體預約服務。
目前,陜西歷史博物館門票以預約方式免費發放,目前執行提前3天(含當天)在“陜西歷史博物館”微信公眾號預約(官方唯一預約渠道)參觀政策。每天10:00、11:00、18:00、19:00整點放票,每個微信賬戶一次最多添加5個身份證號,預約成功后持本人身份證在預約時間段內刷身份證入館參觀。進館后如遇展廳限流,可先移步《時光刻度——陜西歷史博物館藏搪瓷中的時代記憶》《盛世唐音——唐代樂舞文化展》《消失的文明--印加人和帝國四方之地》等精彩的臨展參觀。
陜西歷史博物館呼吁,建議本地市民避開暑期、法定節假日等旅游高峰,“讓景于客”、錯峰參觀。建議游客選擇西安及其周邊地區其它品質優秀的游覽勝地或博物館錯峰參觀。明年陜西歷史博物館秦漢館將建成開放,將向觀眾提供更多的參觀選擇。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雜交水稻制種季 農民“趕花”忙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