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老年人常常會在電視上、手機上看到關于老花鏡的宣傳廣告,這些廣告中經常會出現“智能眼鏡”“自動調焦”“防藍光”“免費送”等詞語,不少老年人被這些詞語吸引。那么,這些說法有科學依據嗎?“免費送”的老花鏡能戴嗎?
01
免費送的老花鏡能戴嗎?
(相關資料圖)
治療老視,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驗配老花鏡。就像近視、遠視、散光等各種屈光不正的光學矯正一樣,老視的鏡片矯正同樣需要遵循“清晰、舒適、持久”的原則。驗配師會根據患者的屈光不正、工作距離、殘存調節等參數,為其個性化驗配老花鏡。
不合適的球鏡、散光度數以及位置都可能引起患者視物模糊或眼部不適;不合適的瞳距會引起明顯的隱斜視,同樣可導致患者視物模糊、疲勞、眼脹等不適。免費贈送的成品老花鏡的參數都為固定值,很難符合患者自身情況。因此,患者佩戴這樣的成品老花鏡后,往往會出現眼部疲勞、視物模糊等不適癥狀。
02
“防藍光”老花鏡能保護眼睛嗎?
在自然光線中,能夠被人眼識別的光為可見光。不同顏色的可見光波長不同,其中藍光波長為400~500納米,屬于短波長,具有能量高、穿透力強的特點。太陽光中25%~30%是藍光,手機、平板、電腦屏幕、LED燈等電子設備發出的光線中都含有藍光。
配鏡時,患者是否需要價格更高的防藍光鏡片,主要取決于患者的眼底情況以及經濟條件。防藍光的設計理論上可以減少視網膜過多吸收高能的短波藍光,從而避免藍光導致視網膜組織過氧化而受到損傷,這對于有黃斑變性的老年患者可能是有益的。
03
老花鏡是否可以“智能調焦”?
為了滿足患者在不同工作距離都能清晰、舒適地看清物體的要求,雙光老花鏡和多焦漸進老花鏡應運而生。其基本原理都是將鏡片的不同部位分別對應不同的工作距離。一般來說,平視正前方時為看遠,隨著目標逐漸移近,所用光學區域逐漸下移,逐漸適量增加一定正球鏡以彌補調節,從而達到通過鏡片的不同部位,看清遠、中、近距離物體的目的。
04
老視患者可以手術治療嗎?
在臨床上,有些近視合并老視的患者在進行角膜屈光手術時,進行多焦點準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鑲術后,獲得了一定的假調節,其實是通過手術形成了多個焦點;還有些白內障合并老視的患者,通過植入多焦人工晶體實現了看遠、看近都清晰的效果。但這些都屬于有創治療,有潛在的術后并發癥風險,需要經醫生的專業評估才能進行。
總之,個性化驗配老花鏡仍是大多數老視患者的首選,有白內障或者明顯近視的患者可以考慮手術治療。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