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國新辦新聞發布會的報道】
光明日報記者 董蓓
8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宏觀經濟指標運行情況。數據顯示,7月份,各地區各部門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生產需求基本平穩,就業物價總體穩定,發展質量穩步提升。
(資料圖片)
“總的來看,7月份,國民經濟持續恢復,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在15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同時也要看到,世界政治經濟形勢錯綜復雜,國內需求仍顯不足,經濟恢復向好基礎仍待加固。
國民經濟延續向好態勢
“7月份部分主要指標增速有所放緩是月度之間的正常波動。”付凌暉在會上指出,7月份生產需求保持平穩增長,就業物價總體穩定,產業升級穩步推進,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國民經濟持續恢復,總體延續向好態勢。
國內需求繼續擴大。暑假旅游等服務消費明顯回暖,對消費擴大支撐作用明顯。1至7月份,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20.3%,社會消費品零售持續增長,7月份同比增長2.5%。
創新驅動發展動能持續增強,科技投入持續增加,相關高技術產品的制造快速增長。1至7月份,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投資同比增長23.1%,7月份智能消費品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3%,綠色低碳轉型持續深入,新能源產品較快增長,7月份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電池產量分別增長24.9%和65.1%。
今年以來,我國外貿韌性持續顯現。貨物進出口規模總體平穩,貿易順差保持在較高的水平。7月份,貨物進出口總額34563億元,同比下降8.3%。其中,出口20160億元,下降9.2%;進口14403億元,下降6.9%。進出口相抵,貿易順差5757億元。前7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順差同比擴大10.3%。
PPI同比降幅首次收窄,工業運行總體穩定
數據顯示,7月份,PPI同比下降4.4%,降幅比上月收窄1個百分點。從環比來看,7月份PPI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0.6個百分點。
“PPI同比降幅收窄是今年以來第一次。”付凌暉認為,PPI同比降幅收窄,一是國際輸入性因素影響,受國際市場原油、有色等價格上行影響,國內相關行業價格降幅收窄。二是國內部分工業行業供求關系有所改善,相關價格降幅收窄。三是上年同期基數走低。上年7月份PPI同比上漲4.2%,漲幅比上年6月份回落1.9個百分點。從下階段情況看,工業領域供求關系有望逐步改善,加之上年基數逐步走低,PPI降幅有望進一步收窄。
7月份PPI同比降幅收窄有利于企業營收改善,有利于工業生產恢復。從工業運行情況看,7月份工業生產月度增速雖比上月有所回落,但從累計增速看,保持基本穩定。7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7%,1至7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8%,與1至6月份持平。
“今年以來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降幅連續收窄,7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改善有助于企業效益回升。”付凌暉表示,下階段,盡管面臨市場需求制約,但隨著經濟恢復,產業升級持續推進,新動能積聚壯大,工業運行有望保持總體平穩。
下半年經濟有望保持平穩運行
付凌暉指出,我國國內市場潛力大、產業基礎雄厚、發展空間廣等優勢明顯,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隨著經濟內生動力的增強,宏觀政策調控力度加大,經濟有望持續恢復向好。
從消費來看,今年以來服務消費加快恢復,為消費擴大提供了有力支撐。部分商品消費受到消費預期等影響有所回落,但隨著經濟的恢復、就業形勢的改善、居民收入的增加,將有利于提升消費的意愿。同時,近期出臺的一系列促消費的政策也會逐步顯效。
外部環境有望改善。盡管世界經濟偏向下行,前景面臨較多挑戰,但全球經濟整體保持韌性,7月份以來全球通脹水平明顯回落,主要經濟體加息可能趨近尾聲,全球金融市場動蕩的局面有所緩解。全球經濟有所改善,為我國外貿穩定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隨著我國進入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新興產業發展壯大的階段,新動能對經濟帶動持續增強。高端制造、智能制造增長較快。1至7月份,規模以上工業航空航天器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超過20%。綠色轉型帶動效應顯現,7月份風力發電機組產量增長29.7%,充電樁產量增長超過20%,正逐步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綜合來看,盡管面臨壓力和挑戰,但經濟持續恢復和支撐高質量發展的有利條件較多,下半年經濟有望保持平穩運行,發展質量繼續提高。”付凌暉說。
《光明日報》(2023年08月16日?04版)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各地各部門開展多種形式宣傳活動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