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北海咬傷游客的不明生物是什么?被咬傷后第一時間該如何處理?專家解答

        央視新聞客戶端 2023-08-19 09:47:17

        記者從廣西北海僑港浴場管理處獲悉,8月16日下午,有游客在僑港浴場下海時疑似被不明魚類咬傷,具體原因正在全力調查中,為了確保游客人身安全,僑港浴場的一切涉水活動已經暫停。咬傷游客的到底是什么生物?在海邊游玩,哪些海洋生物有潛藏風險?被海洋生物咬傷或蜇傷,第一時間該如何處理?


        (相關資料圖)

        傷者均為皮外傷 治療后無游客因傷住院

        記者從當地了解到,目前醫院接診傷者均為皮外傷,經治療后,沒有游客因傷住院。17日上午,記者來到僑港海灘,看見這里仍然有小部分游客。海灘管理人員對不了解情況而下水玩耍的游客進行了勸阻,提示大家只能在沙灘上游玩。為了確保游客人身安全,北海僑港浴場的涉水活動已暫時被叫停,海灘出入口已經貼出公告提示。目前,北海市正對游客受傷事件的具體原因展開調查。

        咬傷游客的可能是何種生物?

        周邊百姓猜測或是小個頭鯊魚誤入海灘浴場,還有媒體報道咬傷游客的魚類或為鰻鱺類或鲀類,那么此次咬傷人的可能會是哪一種呢?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動物生態與保護生物學院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 張潔:宜從魚類生境判斷是否為此次咬人生物,裸胸鱔、珍鯵、鱗鲀或不是此次傷人生物。鯊魚攻擊人的概率較低。此次咬傷人的生物有較大可能性為魣類幼體或亞成體。

        魣:肉食性魚類 溫帶熱帶水域均有分布

        專家分析,此次攻擊人的生物可能性較大的為魣類。

        魣,體長,頭長而吻尖。口裂大,上下頜及腭骨均具尖銳且大小不一的犬狀齒。成魚喜歡在開放性的大洋活動,幼魚則棲息于淺礁區、沼澤區或河口區。通常單獨或數尾一起活動,游泳能力強,速度快。魣為肉食性魚類,對逃竄的獵物喜歡發起攻擊,以魚類等為食。全世界除了東太平洋外,各溫、熱帶水域均有分布。

        專家也介紹,目前的可能性分析只是一種推測,應以當地發布的最終調查結果為準。

        被海洋生物咬傷或蜇傷 第一時間該如何處理?

        如果被海洋生物咬傷或蜇傷,第一時間該如何處理呢?

        專家表示,水母蜇傷在海邊較為常見。這時候千萬不要用淡水或酒精清洗擦拭,以免刺激刺絲囊進一步釋放毒素,加重傷情。應迅速用干毛巾或衣服沿著一個方向擦拭。

        另外,如果被咬傷或蜇傷的傷口面較大,或被腐敗的蝦、蟹類劃傷,建議及時就醫,并說明受傷地點(海域)和受傷原因。

        關鍵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