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央廣網包頭8月25日消息(記者田鳳元 見習記者李春雪)“警察同志,我被騙了,我被網上的人騙走了三十多萬!”日前,內蒙古包頭青山區居民張女士急匆匆地來到公安機關報案。看著張女士焦急的神態,青山區公安分局民警李峰急忙安撫張女士的情緒,并向其詳細了解事情的經過。
原來,張女士幾日前在社交軟件上收到一位朋友發來的求助信息,此人自稱在國外,遇到了困難想要回國,急需張女士幫助其購買機票。張女士在情急之下點進了騙子發來的鏈接,一步步踏入了騙子的陷阱……當張女士想起核實朋友的身份時,賬戶里的30多萬現金早已消失不見。
接到張女士報案后,青山區公安分局刑偵大隊民警立即開展調查。這是一起典型的境外詐騙團伙利用互聯網冒充熟人的詐騙方式,犯罪嫌疑人利用科技手段設下陷阱,等受害人察覺時,錢已經被分批轉入了多個賬戶,使得警方追回贓款的難度大大增加。
通過對線索的不斷梳理,調查人員發現,本案中受害人的部分資金流入到呼和浩特市某商戶的銀行賬戶中,民警隨即前往呼和浩特市繼續調查。然而這幾個商戶竟只是一些普通的手機經銷商,對本案并不知情。原來,狡猾的境外詐騙團伙通過境外聊天軟件與商家聯系,假借購買公司福利的名義購買手機。當王女士把資金轉入到手機經銷商的賬戶上后,境外詐騙團伙指使同伙王某將手機取走,并分批次寄給負責銷贓的賴某進行變賣,再由賴某將現金交給陳某兌換為虛擬貨幣。
收繳來的手機(央廣網發 張恩搠 攝)
這是一條完整的新型銷贓鏈條,王某、賴某、陳某都是這鏈條上的重要環節。洗錢團伙與上游詐騙團伙取得聯系后,以“公司采購”的名義,大批量購買手機或黃金首飾,“上游公司”將詐騙所得非法資金轉入商家用于收款的銀行賬戶。商鋪店主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淪為了詐騙團伙的“洗錢”工具。
刑偵大隊果斷出手,將三名嫌疑人緝拿歸案,此時嫌疑人正要將價值一百多萬的贓物進行銷贓。經過審訊,三名犯罪嫌疑人交代,王某幫助詐騙團伙收取十余次手機,郵寄八次手機,他總共經手71部全新的蘋果新款手機,總價值超過64萬元。
目前,王某、賴某、陳某已被青山區公安分局采取刑事強制措施,并為張女士挽回了部分損失。偵查員已奔赴全國多地尋找手機的寄件人及收件人,深挖上線。同時,民警已聯系物流網點緊急召回已經郵寄出去的手機,積極為受害人挽回資金損失。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黑龍江:航天科技惠民生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