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首次!二氧化碳直冷制冰鑄就“冰絲帶”

          發表時間:2021年01月25日

          值得注意的是,國家速滑館采用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系統,是全球首個采用二氧化碳跨臨界直接蒸發制冷的冬奧速滑場館。

        • 他們為何選擇中國新冠疫苗

          發表時間:2021年01月25日

          短短幾天,中國新冠疫苗接種次數突破1500萬人次,人類對于新冠病毒的免疫屏障正在“一磚一瓦”地構建起來。加快推進其他新冠疫苗的Ⅲ期臨床試驗,提供更多不同技術路線

        • 小行星吳偉仁星24日“沖日”

          發表時間:2021年01月24日

        • 中國海油中聯公司非常規天然氣日產量突破千萬方

          發表時間:2021年01月22日

          在勘探開發一體化模式的運用下,中聯公司非常規天然氣開發不斷取得新突破。

        • 防治新冠肺炎 連花清瘟需要足量服用

          發表時間:2021年01月22日

          連花清瘟中還有關鍵的一味藥是紅景天,它生長在高寒、高海拔地區,具有補肺平喘活血作用,可以提高人體抗疲勞、耐缺氧能力。同時紅景天增強免疫的作用可以改善患者淋巴細胞

        • 想要烏黑的頭發嗎?中醫專家:“以色補色”不一定適用

          發表時間:2021年01月22日

          《內經》有云:女子六七(42歲),發始白;男子六八(48歲),發鬢斑白。但是,現在有很多人還沒到四十歲,就開始長白頭發了。白頭發的產生是因為發根毛囊黑色素流失,

        • 石家莊“超市外賣”保供給 “無接觸”送到家門口

          發表時間:2021年01月22日

          過去半個月以來,石家莊絕大多數市民因新冠肺炎防控措施升級而居家防疫,大量生活所需的食材、日用品等都通過外賣、超市自營電商等采購,小李和他的同事們、以及騎手小哥們

        • 1月24日傍晚的天空不只晚霞 還有水星

          發表時間:2021年01月22日

          水星在1月24日達到其最大東距角:19°,日落后在西方低空可見。最大距角就是行星與太陽在天空中的夾角達到最大,看上去兩者距離最大的時候

        • 科學家揭示瘧疾媒介按蚊婚飛和求偶的奧秘

          發表時間:2021年01月22日

          蚊蟲除了叮咬騷擾人類,還是瘧疾、登革熱和寨卡熱等疾病的傳播媒介。按蚊是瘧疾的傳播媒介,因此也被稱為瘧蚊。

        • 唯一化石揭秘恐龍如何“談戀愛”

          發表時間:2021年01月22日

          對現存唯一恐龍泄殖腔化石的重建可能有助于闡明這種史前動物是如何交配的。泄殖腔是許多動物身上的一個“萬能”開口,能用來交配、產卵、排尿和排便等,包括蜥蜴、海龜和鳥

        • 中國石油累計供氣554.1億立方米 確保百姓溫暖過冬

          發表時間:2021年01月21日

          石油員工迎戰風雪極寒,四大氣區日產量屢創新高,主力儲氣庫群日采氣量連破峰值。

        • 研究揭示云南思茅盆地含鉀鹽地層年代學新進展及其地質意義

          發表時間:2021年01月21日

          兩個盆地含鉀鹽地層年代存在爭議,尤其是思茅盆地含鉀地層勐野井組,雖然普遍被認為是古新統地層,但其年代范圍從侏羅紀至古新世不等,制約了學界對鉀鹽礦床關系、成鉀模式

        • 農村戰“疫”短板在哪?如何攻堅克難?

          發表時間:2021年01月21日

          聚集多、擴散快,一些農村成為疫情“暴發點” 1月15日,在黑龍江省綏化市望奎縣后三鄉廂白七村,巡邏員在村頭值班。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筑牢農村防線迫在眉睫 1月

        • 地球自轉變快 我們要“加速”過新年了?

          發表時間:2021年01月21日

          今年年初,來自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時間頻率組等機構的研究人員表示,從2020年的年中以來,地球的自轉速率呈加快的趨勢。根據中國科學院國家授

        • 冬季心腦血管疾病高發 要規律作息,保持樂觀情緒

          發表時間:2021年01月21日

          保證飲水量,在晨練之前和晚上睡覺之前,最好喝一杯溫開水,平時也應當注意多飲用溫開水,稀釋血液,降黏稠度。牢記慢起床,清晨人體的血管應變力最差,驟然活動易引發心腦

        • 面對17億人次的春運,新冠疫情防控準備好了嗎?

          發表時間:2021年01月21日

          在1月20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王繡春透露,結合票務預售情況以及近期客流變化的情況,相關部門預計2021年全國春運期間發送

        • 科技部:北京國際科創中心要更多地解決0到1的問題

          發表時間:2021年01月20日

          1月20日,國新辦就介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加快推進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科技部副部長李萌表示,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要更多地解決我們國家重大

        • 兩院院士評選2020年中國、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揭曉

          發表時間:2021年01月20日

          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中國工程院辦公廳、中國科學報社承辦,騰訊集團發展研究辦公室協辦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評選2020年

        • “鹵水點豆腐” 污水變清流

          發表時間:2021年01月20日

          李來風團隊研發的一體化超導污水處理技術可謂捅破“天花板”。2017年,理化所聯合杭州富士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入股成立了杭州中科凱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凱凌

        • 疫情下,我國油菜產業“五齊升”

          發表時間:2021年01月20日

          油菜是我國第一大油料作物,菜籽油占國產食用植物油的半壁江山,對保障國家食用油供給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

        • 用人工智能種番茄 收獲“兒時味道”

          發表時間:2021年01月20日

          朝著這個目標,3年前,任妮帶著一群平均年齡不到30歲、完全沒有學過農業知識的信息技術人員,用智能技術種起了番茄。任妮說,在番茄整個生長周期中,只有整枝、打杈、下

        • 海報|春節疫情防控 六條微倡議送給你

          發表時間:2021年01月20日

          編者按:臘八到,春節近,但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外防輸入、內防反彈,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在此,我們倡議:

        • 編程教育進校園 讓學生與科技零距離

          發表時間:2021年01月19日

          “少兒編程對孩子們非常有幫助,無論是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數學應用能力,還是想象力和創造力,都能夠通過編程課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內蒙古包頭市青松小學校長張玉榮表

        • BAT成為國內計算機科學領域學術成果產出最高的3家公司

          發表時間:2021年01月19日

          騰訊以1639篇位居學術研究產出數量第一,五年間增幅高達2510%,阿里巴巴與百度過去五年的學術產出增幅分別為1147 5%和227 8%。在學領域的學術產出依

        • 右玉 跑好接力賽(美麗中國)

          發表時間:2021年01月19日

          寒冬臘月,右玉沙棘研究所所長曹滿還是閑不下來,整天忙于“右玉縣野生沙棘改造技術的研究”項目。在右玉,祥和嶺上公司在1萬多畝荒地上建成生態牧場,人工種植的灌木、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