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家音視頻網站被約談,掙錢非得“鬼鬼祟祟”?
最近,11家音視頻網被浙江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約談了——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芒果TV、搜狐視頻、騰訊體育、PP視頻、樂視視頻、嗶哩嗶哩、喜馬拉雅、蜻蜓FM。
都是“老熟人”吧?有沒有一種“集齊七顆龍珠就能召喚神龍”的感覺?趕緊打開手機看看,自己的手機里裝了幾款?
龔先生無意給這些平臺做廣告,只是覺得如此“高光”時刻,必須讓它們一一亮相,給消費者提個醒兒。
至于被約談的原因,估計與他們結下“不解之緣”的諸多消費者已經心中有數——
廣告特權描述不清,涉嫌虛假宣傳;
自動續費扣款未提醒;
默認勾選自動續費,開通容易取消難;
增設收費項目;
購買的付費節目不能全屏觀看;
信息收集授權形同虛設;
充值金額固定,退余額渠道不通暢,且充值余額安卓、iOS客戶端不通用;
部分視、音頻網站中對安卓、iOS消費者同片不同價,涉嫌價格歧視;
個別App內廣告導向“微商”,且客服無法提供相應證明文件。
官方通報正式嚴謹,消費者的感受形象生動——開通會員免廣告,免的只是“音貼廣告”“圖片廣告”“片頭廣告”,總之不是所有廣告;想買1個月的VIP,對不起,只有“連續包月”“連續包季”“連續包年”,且默認勾選年度VIP;成了VIP,看專屬廣告、享專屬折扣(注意不是免費)、有專門付費政策……
龔先生總結,這VIP買的,權益有限、續費無限,太憋屈,總有一種被“釣上鉤”“拉進坑”的感覺。
“默認勾選”“套餐之外還有套餐”,仔細想想,這種操作和手法此前在一些購票、酒店住宿、旅游等平臺上,是不是也經常出現?上述音視頻平臺絕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360截圖20200411161220665.jpg
商品社會、市場經濟,商家肯定不是出來做慈善的,這一點消費者都明白。用更多的錢買更好的服務,這一點消費者也絕不反對。問題的關鍵在于,商家用什么樣的“姿勢”去掙錢,以及本著什么樣的心態、理念去掙錢。
就像音視頻網站的會員服務,人們反對的從來不是要花錢買會員服務,而是花了錢沒買到合適的服務——明明只想體驗1個月,網站非要幫你“自動續費”;明明說好“免廣告”,但其實只免一部分廣告。消費者不知不覺中,一步步走進坑里、套里。
普通西紅柿和有機西紅柿、普通雞蛋和柴雞蛋,不是一個價,消費者會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只要商家明碼標價。VIP服務也一樣,如果一定要分幾個類別、等級,那么就把不同等級、分類的收費明細、權益都擺到臺面上說清楚,蘿卜、白菜,讓消費者各取所愛。
當今社會,堂堂正正、光明正大地“站著掙錢”,應該成為商家恪守的底線和正途。非得玩花樣、鬼鬼祟祟、偷偷摸摸的,實在不是什么明智選擇。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同樣是最近,幾家知名餐飲連鎖企業開業復工后漲價,陷入輿論漩渦,后又紛紛致歉,恢復價格。好在,不少網友鑒于其此前的口碑和服務,很快表示“原諒你了”。
其實,不管是平時還是戰疫特殊時期,商家的底線、原則和理念都應該是一以貫之,不能隨意動搖和跑偏。這也決定了這些商家今后的路能不能走遠、走穩。
被約談的11家音視頻網站,幾乎集齊了這個行業、領域的所有“大佬”和佼佼者,這也不免讓人擔心,如果消費者對整個行業都失去了信心、耐心,從此不再花一分錢,音視頻平臺如何繼續存活?對自己的“衣食父母”下手太狠,結果恐怕只能是自傷。
經過這次約談,相關平臺和企業能改到什么程度、能否學會“站著掙錢”,包括龔先生在內的所有消費者拭目以待。
我們也期待,所有企業都能學會并且堅守“站著把錢賺了”,少一點偷偷摸摸,多一點堂堂正正;少一點“小手段”,多一點大智慧,讓我們的市場秩序、商業文明邁上新的臺階。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