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稱;今年直播帶貨入列“新東北三寶” 東北振興添抓手?

        新華每日電訊 2020-05-11 16:16:19

        一場直播千萬次觀看、點贊,幾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的成交,帶貨商品小到口紅,大到重型卡車……疫情之下,憑借手機“撬動”的直播帶貨異軍突起,賺足了人們關注的眼球,在許多商家的轉型自救中一躍成為5G時代的風口行業。

        直播帶貨的天花板已徹底被打開。業內人士認為,東北地區應抓住機會,充分發揮優勢,將直播帶貨作為東北振興的一個抓手用好用足。

        實體店自救促使直播井噴

        “小伙伴們,這是今天直播的二維碼哦,12點我們直播間見。”

        11點55分,在沈陽市沈河區一家外貿服裝店,店主王雪在微信群里發完這段話后,把手機夾在三腳架上,又對著鏡子整理了一下衣服和發型,準備在網絡上“開門迎客”。

        從實體店鋪到直播賣貨,這并不是王雪的獨辟蹊徑。前不久記者走訪東北最大的服裝鞋帽等日用品批發市場——沈陽五愛市場,剛剛恢復營業的店鋪客流不多,不少檔口門簾緊閉,堅守的商戶只好另尋出路,直播賣貨成為他們共同的選擇。

        “誰讓我試白色的大蘿卜褲來著?這就是。”在一家檔口前,老板娘利索地換上一套衣服,踩著過道里的小板凳,對著面前補光燈架上的手機進行著直播。

        “這要是以往,早上人多得站在過道上都得被撞倒。”老板宇哥無奈地說,“現在為了掙點錢,有時候從早上直播到下午兩三點。”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以來各地延遲復工,許多人居家不出,這給實體行業尤其是批發零售業帶來極大沖擊,而“零見面”的直播帶貨,一時成為許多商戶的轉型自救之舉。

        遼寧省鞍山市西柳鎮是東北地區最大的服裝批發集散地,有超3000戶商家每天在這里直播賣衣服,日銷售額數千萬元。“日銷售量超1萬單,日銷售額數十萬元。”今年29歲的西柳鎮市民趙鎮主營女裝,擁有70余萬粉絲的他已經當起了老板,還解決了當地20多名年輕人的就業。

        淘寶數據顯示,今年2月,新開直播的淘寶商家數環比勁增719%。

        傳統商戶投身直播帶貨需要決心。王雪經營了10多年的實體店,當疫情襲來,她的店鋪一開始是關門停業,開業后顧客也不多,還得給店員開工資。在一位老顧客的建議下,她在堆滿貨物的店鋪里擠出兩張課桌的空間,開始了第一次“上鏡”。

        小白鞋99元、牛仔褲99元、皮包100元……直播間里的特價甩賣,盡管讓王雪有點兒心疼,但是看著不斷增長的銷量,她還是很開心。

        “網絡可以和各行各業進行對接。”遼寧聯萌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延濤分外看好當下火熱的直播帶貨。盡管年近花甲,孫延濤最近毅然投身直播行業,從孵化網紅、選品帶貨、運營推廣等方面深度介入直播帶貨。他堅信,在這次疫情的催動下,直播帶貨將為零售行業打開更多空間。

        直播入列“新東北三寶”

        “你們要采訪我啥呀?我有點兒緊張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如果不是這時不時爆發的標志性笑聲,記者很難把眼前這個長發、淡妝的年輕女孩,和網絡上一次直播百萬點贊量的“哈哈姐”聯系起來。

        “哈哈姐”許夢楠是地道的東北人。“正經挺好吃”“我尋思再搞一波”“老過癮了”……在她的帶貨視頻中,東北話與哈哈大笑的組合吸引了不少人關注。

        “趕上好時候了。”許夢楠坦言,“第一次網上帶貨就弄出來50多萬元的銷售量,一下子給咱老大信心了,就一直干這行了。”

        從零起步的無名主播,到現在抖音平臺上知名的專業帶貨達人,直播帶貨徹底改變了許夢楠的生活。如今,她和丈夫一起在沈陽和北京經營著兩家公司,一邊帶貨一邊培養著新人,旗下簽約達人300余個。

        不僅是抖音,更多的網絡平臺看中了直播帶貨這個“正經的事兒”,快手、虎牙、斗魚乃至百度等眾多玩家陸續入局,淘寶、京東、蘇寧易購、拼多多等電商也躍躍欲試。

        直播帶貨的火爆,也帶火了東北網絡主播。如今的喊麥、直播、擼燒烤,被網友戲稱為“新東北三寶”。東北人在冰天雪地里形成的獨特語言優勢和豪爽幽默的性格,使他們在直播帶貨時格外具有吸引力。

        陌陌發布的《2019年主播職業報告》顯示,與2018年一樣,網絡主播占比最高的三個省份依舊沒變,前三名還是黑龍江、吉林和遼寧。

        曾經在秀場直播嘗過甜頭的“紅雨老師”,是沈陽市的一名網紅,如今也做起了直播帶貨。

        “青春那種資源是無法復制的,但我覺得現在做的事情要比以前有意義得多。”“紅雨老師”坦言,“我們把性價比高的產品給支持我們的粉絲,這是一個正經的事兒。”

        東北經濟轉型升級新機遇

        2016年,手機淘寶直播平臺“淘寶直播”正式上線,拉開了電商直播的序幕。彼時,直播電商的初衷很簡單,只是為了提高用戶在平臺的停留時間。

        4年里,直播電商走過了初創期、快速發展期。據艾媒咨詢測算,2019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的總規模達到4338億元,預測到2020年規模將翻一番。

        “疫情加速了直播帶貨的發展。”遼寧省委省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委員楊志安說。

        業內人士分析,東北文化土壤盛產網絡主播,這一輪電商直播風口,給東北經濟轉型升級帶來新機遇。

        沈陽城市學院副院長李剛教授認為,網絡直播去中心化、創意創新和自生長等特征,契合網絡時代的底層邏輯;主播的草根特質,打開了中小企業和人才的上升通道。

        “另外,網絡直播其實是一種傳媒思維,從根本上帶來個人傳媒化、企業傳媒化,有助于打破東北人‘重生產、輕營銷’‘重產品、輕服務’的誤區。”他說。

        盡管東北“盛產”網絡主播,然而面對直播帶貨帶來的巨大商機,不僅僅是東北地區,全國各地都在紛紛出招搶下直播經濟先手棋。

        3月24日,廣州市商務局出臺16條政策措施,大力發展直播電商;4月14日,東莞網紅直播帶貨基地正式啟動。近日,沈陽市網信辦也聯合相關部門和當地的網紅開展“沈陽市網絡直播帶貨節”,推動網絡直播等新興網絡營銷模式助力實體經濟。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表示,中國的消費潛力比較大,在疫情后期會不斷釋放,得到一定程度回補。直播帶貨等互聯網相關的新興消費形式會成長得更快,表現更加強勁。

        “直播帶貨的天花板已徹底被打開,它能否為未來一個時期中國經濟的發展持續提供強勁動力,取決于直播電商的創新力和走向。”楊志安說,下一步,相關部門可抓住產業變革機會,加強對網絡直播等新業態的支持,讓各行各業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東北地區也應抓住機會,充分發揮優勢,將直播帶貨作為東北振興的一個抓手用好用足。(陳夢陽、王炳坤、白涌泉、李宇佳)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