尷尬20年的市場突然又崩盤了!
這幾年,B股市場總會時不時出現崩盤行情,而且5月份崩盤的概率尤其高。今天,上證B股突然暴跌,B股指數上午收盤即跌去近7%,帶動A股和深圳B指也一并跳水。截至收盤,上證B股指數報202.25點,跌幅達5.1%,國新B、東貝B、海控B等多只個股跌停。
那么,究竟又發生了什么事?從外圍的消息來看,特朗普正努力減少美聯邦養老金對外投資,這可能是一個重要原因。而從內因來看,有分析人士認為,受新證券法關于個人賬號不得出借影響,目前B股賬號大多是之前借用海外人士護照開戶,市場擔心這部分長線資金會撤離,故引發B股大跌。
此外,關于面值退市也引發了B股大面積殺跌,而流動性和結構性問題更是令問題雪上加霜。其實,B股積弱以久,從2020年以來,B股市場就逐漸邊緣化。而市場一直在期待相應的改革措施出臺,但久久未能落地。
據中國結算的數據,目前開立B股賬戶的投資者超過237萬戶,甚至遠遠超過新三板的開戶數,但B股的結構性問題和流動性問題一直存在。而且B股的走勢也時常會對A股造成了較大擾動。那么,B股市場改革能否落地,歷史上也曾輝煌過的B股是否還有榮光再現的一天呢?
尷尬20年的市場走向熊途
今年B股又崩盤了,最近幾年,總會看到B股市場閃崩的情況。截至今日收盤,上海B股指數再度殺跌5.1%,并一度帶動深圳B股和A股一并殺跌。
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即使近年B股表現不佳,因為近20年B股市場的漲幅依然是非常大的。但其流動性卻越來越差,邊緣化趨勢十分明顯,融資功能早已喪失。因此,與A股市場并無太大可比性。
數據顯示,從2000年發行最后一只B股至今,B股市場一直處于停滯狀態,20年來改革的呼聲一直不斷,但整體的改革方案遲遲未落地。B股最多時曾有114家,但由于最近二十年來退市、B股轉H或轉A,目前B股上市家數下降較多,僅96家。
2001年2月19日,B股對內地自然人開放。在這一政策的刺激下,B股市場出現暴漲行情,以上證B股指數為例,從當時的80點一路上漲到6月1日的241.61點,漲幅高達200%。然而,到了6月1日,B股行情急轉直下,2個月急挫46%。2003年,QFII制度正式實行,大量的境外機構得以合法進入A股市場,B股的歷史使命似乎已終結。此后,B股就始終處于一種較為尷尬的局面。截至目前,據中國結算的最新數據,B股仍有237萬投資者。
那么,到底是何原因導致市場又突然殺跌呢?此處要說明的是,B股崩盤已經不是一次兩次,近年每年都會有好幾次突然殺跌的情況出現,這次的原因可能要分為外因和內因。
從外因的角度來看,有業內內人士認為,B股突然殺跌可能與特朗普突施冷箭有關。據FOX Business報道,特朗普總統正在努力減少美國聯邦退休基金和中國股票之間的投資關系,這個金額可能有45億美元。
不過,從北上資金的角度來看,外資仍在凈流入,因此上述消息可能也只是心理層面的影響,而非實質性的沖擊。
從內因的角度來看,主要有三點:
一是分析人士認為,受新證券法關于個人賬號不得出借影響,目前B股賬戶大多是之前借用海外人士護照開戶,市場擔心這部分長線資金會撤離,故引發B股大跌。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若是此變量影響,率先受沖擊的應該是深市B股,而從實際的行情來看,是滬市帶動深市的殺跌。因此,這條規則可能也只是心理層面的沖擊,或許也是為市場殺跌找原因。
二是可能與退市規則有關。5月10日,東灃B公告稱,公司股票已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格均低于每股1元人民幣面值。根據有關規定,公司股票自11日開市起停牌,深交所將自公司股票停牌起十五個交易日內作出公司股票是否終止上市的決定。這意味著東灃B將成為第一只面值退市的純B股。早在2018年,東灃B就曾收盤價跌破面值,后來通過回購股份、股東增持等一系列手段,退市警報才得以解除。從今天盤面的情況來看,跌幅居前的股票,也有很多是價格超低的股票。
三是與流動性和市場結構有關。B股近幾年的流動性越來越差,而從上海市場的B股結構來看,存在一些問題。部分權重股的走勢可以在較大程度上影響股指的走勢,比如前述之伊泰B等股票。而深市在這一點上的情況則相對較好。整體來看,由于無法再融資、交易清淡,B股市場最近幾年已成中國股市的“雞肋”,一旦出現風吹草動,資金便選擇紛紛出逃。隨著我國資本市場對開放進程的加快,B股市場已經日益邊緣化,市場極不活躍也使得一些資金逐漸離場。中金公司表示,今天B股的回調,特別是上證B股的明顯回調,更主要可能是流動性層面的原因,而非基本面突然出現惡化。
改革是否會到來,榮光能否再現? 事實上,B股并非沒有火過,1999年至2001年的兩年多時間里,B股指數就上漲了近10倍。在那一波行情當中,很多投資者也是賺得盆滿缽滿。但近20年,這個市場逐漸走向沒落,一直期盼的整體改革方案也未能落地。那么,B股是否還有未來呢?
從以往的情況來看,B股公司已經實施的改革方案主要有兩類:一是B股轉H股,如中集、萬科、麗珠等;二是B股轉A股,如浙能控股吸收合并東電B股、新城控股吸收合并新城B股,招商局蛇口吸收合并招商地產、城投控股吸收合并陽晨B股、南山控股吸收合并深基地B等。此外,還有多家公司提出了回購部分B股,如魯泰、長安汽車、綠庭投資等。分析人士認為,B轉H、B轉A、全部回購、AB并軌等都是B股改革的可選途徑和方向。其中,B轉A被市場認為是最有獲利空間的辦法。
對于B股歷史遺留問題的解決,曾有專家表示,可以采取“現金選擇權+B股轉換成有限售條件的A股+A股股東配售權”的方案:先確定一個公允價格,由第三方向B股股東提供現金選擇權;放棄行使現金選擇權的B股將自動轉換為有限售期的A股,限售期的長短取決于AB股差價大小;實施現金選擇權的B股將由現有A股股東按照股權比例配售,配售股份同樣有限售期;配售余股由現金選擇權提供方購買。此外,純B股由于不存在A股,可作為試點直接轉板。(時謙)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