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寶基金權益投資副總監、權益投資部副總經理華寶生態中國、華寶事件驅動、華寶未來主導產業基金經理
近些年,在我管理華寶生態中國等基金的過程中,收獲了市場及投資人的關注。一些機構分析了我的投資組合配置,認為我在投資上持倉較為分散、行業覆蓋面較廣、重倉的行業也在積極輪動。對于市場的關注,我甚為感激,就此也向大家介紹一下我的投資框架及投資心得。
【資料圖】
終局思維選股
我的投資框架可以概述為“終局思維選股,周期思維選時”,可以將前者理解為阿爾法,后者是貝塔,因此我追求的是“阿爾法+貝塔”的投資機會,這是我的核心框架。
所謂“終局思維”,就是精挑細選,篩選真正可以一直陪伴自己投資生涯的好公司。A股目前約有5000多家上市公司,我的投資組合篩選率在1%,所以一定要優中選優。同時最終投資的股票,都是著眼于“三年一倍”的目標去努力、去期待,而且個股投資的“三年一倍”,我也是希望靠業績驅動而非估值驅動。總的來看,具有終局的好公司能讓我們的投資立于不敗之地,同時與優秀的人同行,我們自身也能不斷提高。
終局思維同時也意味著我們要在正確的方向上去努力。上市公司在不斷變化,我們投入研究、跟蹤、糾錯的精力一定要有時間的復利,當然一旦發現有的公司不值得信任了,就沒必要再一往情深地付出,投資最大的風險在于“所托非人,泥足深陷”!
格股致知、靜面波動
面對市場的起伏波動,如何保持投資定力?我一直認為要“格股致知”,一定要把股票的方方面面研究清楚。
首先是要對股票的交易定價心中有比較清晰的感知,蘋果好不好,咬一口就知道了,但蘋果究竟是賣10元、100元還是1000元,就需要我們要對市場的定價有所了解。其次是正如前面所提到的,用終局思維去把握個股價值,這是最核心的因素。
總體來說,我們只有把部分行業、重點個股研究得很透徹,格股致知,才能在某些時點上,適度超越市場并獲取較好收益。同時,遇到市場波動之時,這種信仰也能讓我們抗住波動,甚至適度逆勢操作。
當然好的標的,也要考慮好的價格,要有等待的耐心。“英雄”落難的時候,我們買入,往往會有意外之喜,等它好轉之后,反而應該適度遠離。這樣一種處理方式可以幫助我們提升效率,持續優化投資的年化收益率。
識別“落難英雄”
比如2022年的房地產行業,便是我眼中的“落難英雄”,在房地產上的配置也對我去年的投資業績貢獻較大。那么很多人可能關心:如何識別“落難的英雄”?
我認為有幾點可以幫助較好鑒別:首先看處境是否可逆,如果是行業景氣所致,則大概率是可逆的,行業總是潮起潮落;其次是市場格局,有些曾經的行業龍頭,后來跌到第二、第三名,那么能否重回“龍一”,這一點需要特別慎重,因為很多行業都有馬太效應,最后會強者恒強;最后,企業家精神特別值得重視,那些專業且專注的企業家,往往能帶領企業良性發展,甚至大超預期,同時時間將是平庸者的敵人。
同時我們也要充分認識社會發展和商業競爭中殘酷性,所謂“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比如互聯網對一些傳統商業模式的沖擊,可能是無法改變的趨勢。遇到這種情況我們還是要抱著終局思維去思考并順勢而為。
周期思維選時
在投資中,為了提高投資效率,我認為加入周期的思維去選時,往往能夠更加高效,當然周期也分幾個維度。
第一個維度,是要理解估值的周期。例如白酒在2014年只有10倍不到的PE,后來2021年交易到50-60倍PE,估值和股價的波動其實比想得大很多。第二個維度,是經濟及產業的景氣周期,典型以房地產行業為代表的宏觀經濟景氣周期,同時部分行業如醫藥、軍工、新能源等,雖然與宏觀經濟關聯度較小,但也有自己的產業景氣周期。第三是滲透率周期,現在市場對于新能源汽車的看法非常糾結,核心原因便在滲透率已經較高,其實2010年市場也曾擔心過家電、2013年也曾擔心過智能手機。最后是管理經營周期,公司管理層變更會帶來管理思路的轉變,換人如換刀,千萬不能慣性外推,從投資角度必須去研究跟蹤、去修正判斷。
行業配置與回撤控制
我的投資風格本質上更重選股,格股致知、追求三年一倍,但也有一些行業輪動的特征。往往在一個行業處于底部區域之時,投資機會比較大,我會根據行業景氣周期去布局。另外,自上而下而言,我會有一個較為底層的風控,一是選擇的行業確保屬于自己的能力圈,二是任何一個行業的敞口都不超過20%。
如何控制回撤?我認為首先是要堅守初心,盡量不要虧損,這需要心中自上而下對于風險有個預判;其次是依靠行業的配置來分散風險;第三是依靠阿爾法選股的能力。從業這些年以來,我看了很多產業史、企業史,也研究和跟蹤了較多的產業和企業,對于企業發展及企業家精神有了更深的一些理解。在此基礎上,阿爾法選股的能力得到了較好的鍛煉和提升。
風險提示: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個股、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為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另,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閱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本文不代表公司管理產品的投資策略,本公司亦不對因使用本文內容所引發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基金投資有風險,基金的過往業績并不代表其未來表現,投資需謹慎。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奧泰生物04月24日滬股通持有量1.03萬股-實時焦點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