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原標題:奔赴港股也無法扭轉局勢,粉筆的未來在哪?)
3月28日,粉筆發布自上市以來的首份財務報告。報告期內,粉筆實現營收約28.1億元,同比減少約18%;凈虧損20.873億元,同比擴大約2%。為何“考公熱”持續發酵下,粉筆的營收凈利潤還雙雙下滑呢?
具體業務來看,粉筆的業務營收來源于三個板塊,分別是在線培訓服務、線下培訓服務和圖書銷售。去年,三大板塊分別實現營收約14.149億、 9.389億以及4.566億元,占總營收的比例分別為50.4%、33.4%、16.2%。其中,線下培訓受疫情以及相關考試推遲影響,報告期內營收同比下滑41.9%。
事實上,粉筆的線下培訓中心數量也在減少,營運中心數量由2021年末的363所減少為2022年末的198所,降幅約45%。這也與粉筆的戰略有關,在此前招股書中,粉筆就將其凈利潤的下跌歸咎于線下培訓業務的快速擴張沒有產生預期的效果,于是在2021年開始收縮線下業務,調整業務布局,但其營收在2022年依然減少約18%。
在線下培訓服務縮水的同時,粉筆也開始試水新業務謀求多元化發展。繼新東方、好未來、高途加入直播帶貨陣地后,直播電商一時成為熱門轉型方向,粉筆也開始投身其中。3月21日晚,粉筆教育CEO張小龍現身“粉筆優選”直播間的抖音首場直播。當晚共上架46件商品,場均銷量1000-2500件,銷售額5萬-7.5萬元間,場均觀看人次4.4萬。但目前粉筆在該領域尚屬起步階段,未見到顯著成效。
2022年,粉筆教育還采用了降本增效戰略,各項費用均呈現明顯下降趨勢。財報顯示,其銷售成本為14.45億元,較2021年的25.88億元,同比減少44.2%;行政開支為5.4億元,同比減少52%;銷售與營銷開支本財年為5.2億元,同比減少27%;研發開支本財年為2.0億元,同比減少32%。
但在成本開支得以縮減的原因中,“優化雇員結構”是反復被提到的原因。截至2022年12月31日,粉筆共有7440名全職雇員,而去年同期的員工總人數為8964名,也就是說粉筆在2022年其減員超1500人。
另一方面,“退費難”也一直是粉筆飽受消費者質疑的問題。其中,“保過班”一直是粉筆處于爭議的焦點,打著“不過包退款”的宣傳標語,使得很多考生不惜高價選擇“保過班”,就是因為抱有考上了就當高價買一個捷徑,考不上也沒什么太大的損失的心理。不過最后卻是交錢容易,退費難。
今年“3.15“期間,人民日報就曾點名“8個消費領域典型的霸王條款”,教育培訓行業就在其中。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截至2023年4月26日,粉筆公考共有1065條投訴,關于其退費的投訴內容共有408條,投訴內容直指粉筆存在虛假宣傳、霸王條款、退費難等問題。從2022年的財報中也可以看到,粉筆科技“退款負債”高達2.75億元,而這一數據在前一年甚至高達6.8億元。
當下已經成功登陸港股的粉筆,股價表現也是中規中矩。在重重壓力之下,未來還有多少增長空間?(內容來源|商業華觀)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