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三年級上冊教案數學教案_北師大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環球熱頭條

        互聯網 2023-04-27 16:53:22


        (資料圖)

        1、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體驗算法多樣化.  2.在討論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3.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教材分析〗  這是在學生上學期已經熟練掌握乘法口訣基礎上,新學期的第一節課.教材利用三捆小樹的具體情境,引導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探索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口算方法.  與過去教材相比,新教材更加體現了數學化的過程;充分體現了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的課程標準理念;更加關注了學生的知識背景及個性差異;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出不同的計算方法,體驗算法的多樣化;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力求使學生自己主動建構知識.〖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大慶市薩爾圖區東新一小學位于市中心最繁華的地段,屬于市區重點學校,教學條件較優越,具有多媒體教室等現代化教學輔助手段,學生大多數來自城市.三年級的學生非常喜愛新教材及配備的學具,新教材圖文并茂,學生之間可以親自動手操作和交流.學生愛說、敢說、愛做、敢做,學習數學始終處于一種樂于探索、積極主動的狀態,在計算方面也能夠在多樣化的前提下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教師利用多媒體出示教學情境圖,引導學生觀察.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植樹造林對人類的好處嗎?每年我們學校都要植樹,那么今天我們來看一看,植樹的活動中有哪些數學問題.  (設計意圖創設學生所熟悉的植樹這一生活情境,密切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同時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  2.請你認真觀察圖后和同桌說說你看到了什么,(一共有幾捆小樹?每捆有幾棵?)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小樹一共有多少棵?”.  (設計意圖結合具體情境,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設計這樣的環節,主要是考慮到學生已經到了三年級了,已能從圖中收集信息,教師放手讓學生自己觀察,這也是培養學生學會學習的一種策略.)  (二)解決問題,探索口算方法  1.獨立解答.  學生列出算式20×3,然后嘗試計算.  2.小組交流.  讓學生結合“小樹一共有多少棵”這個情境,在小組內說一說自己列出的算式的含義,再說說計算方法.  (設計意圖教師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整十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通過學生獨立思考、小組交流、討論,經歷探索多種算法以及與他人交流的過程,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靈活性.)  3.全班交流.  小組代表發言,得出20×3=60中的20表示每捆有20棵,3表示3捆,60表示一共有60棵樹,學生可能想出以下計算方法:  (1)20×3就是3個20相加:20+20+20=60;  (2)因為2×3=6,因此20×3=60;  (3)可以把20看成10×2,這樣20×3可以變成10×6.  對于學生的計算方法,只要正確,教師就應該對學生進行鼓勵和表揚,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計算.  (設計意圖全班交流體現了學生算法的多樣化,使學生更加方便選擇自己喜歡的計算方法,達到算法優化目的.)  4.解決問題.  4捆小樹一共有多少棵?5捆呢?請同學們先試著解決,然后小組內交流,全班匯報.  (設計意圖通過知識的應用,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拓展練習  1.口算.  3×2  5×4  6×7  30×2  50×4  6×70  300×2  500×4  6×700  學生獨立計算,反饋計算結果.  師:上面這組算式,橫行、豎列分別有哪些規律?用自己的話說說你的發現.  (只要學生說得合理,教師就應給予肯定和鼓勵.)  (設計意圖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述,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發現數學規律的能力.)  2.引導學生說說怎樣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  3.數學游戲.  教師事先準備好卡片,以同桌為單位開展游戲活動.  游戲規則:一位學生取一位數,另一位學生取整十、整百或整千數,然后兩個學生都計算這兩個數相乘的結果,看誰算得又快又準確.  (設計意圖創設游戲環節,是為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培養學生的思維獨立性和靈活性.)〖教學反思〗  重視算法多樣化是本節課的一個重要指導思想.在本節課中,我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情境,引導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充分放手讓學生自己探索整十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通過學生獨立思考、小組交流討論,經歷探索多種算法和與他人交流的過程,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靈活性.在教學中,我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述,而不是強求統一的語言進行操練,使學生在一種自由、民主、和諧的氛圍中學習.  由于本節課是新學期的第一節課,在練習題的設計上,我比較注重計算方法的訓練,而忽略了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等方面,也沒有創設這方面的練習題,我準備下節課在這方面適當加強,以提高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興趣和能力.〖案例點評〗  本節課教師注意從學生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學生們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讓學生體會數學就在身邊,感受數學的樂趣.  生活中的實際經驗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基礎.“小樹有多少棵”這一場景是學生日常生活中很熟悉的,學校或社區每年都進行植樹活動,可以說每個學生都親自經歷過.在本節課中,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通過植樹這一生活場景,使學生在生動活潑、主動求知的氛圍中學習,同時又不失時機地進行環保教育.  重視算法的多樣化,是數學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在本案例中得到體現.本案例教師能利用教材的情境,引導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充分放手,讓學生自己探索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通過學生獨立思考、小組交流討論,經歷探索多種算法和與他人交流的過程,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靈活性.通過知識的應用,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中,教師能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述,而不強求統一的語言進行操練.最后,教師通過生動活潑的數學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鞏固整十、整百或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

        關鍵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