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安徽合肥落地一支天使母基金。
該母基金返投僅1倍,最高出資規模達70%,重點投向安徽省內科研成果產業化項目和省內外其他早期科技型企業。
(資料圖片)
最高出資70%,1倍返投可投外地
在各地加大招商、加快推動產業鏈發展的背景下,各地引導基金加快設立,運營方式進入新階段,越來越多地區開始注重科技早期項目的培育,紛紛設立天使母基金。
近日,安徽也迎來一支天使母基金。
據合肥高新投消息:日前安徽省新型研發機構專項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在合肥高新區設立并正式運營。
據悉,新型研發機構專項基金是按照安徽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要求,由安徽省新興產業引導基金出資設立的一支天使母基金,基金總規模18億元。基金管理人為合肥高新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及旗下投資平臺合肥高新創業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
母基金將以市場化的方式運作,主要包括聯合市縣、國有企業、高等院校、新型研發機構、社會資本等主體設立子基金,重點投向安徽省內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新型研發機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及轉化應用項目;投向國內外在安徽省新設或已設的各類新型研發機構及科研成果產業化項目;投向省內外其他早期科技型企業等。
這也意味著新型研發機構專項基金投資方向十分開放,不排斥投資外省科技企業。
作為安徽首只專注新型研發機構領域的天使母基金,新型研發機構專項基金不僅可投外地,出資比例和返投要求也十分寬松。
此前,新型研發機構專項基金發布子基金管理機構招募令,其中明確:新型研發機構母基金在子基金中出資比例一般不超過40%,最高不超過70%。(具體根據子基金管理機構引入資金、導入項目、管理能力等確定);子基金投資于安徽省內注冊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新型研發機構的資金不低于引導基金出資額的1.0倍。
可以說,最高70%的出資比例,1倍返投,對GP來安徽將形成強大的吸引力。
截至目前,安徽省新型研發機構專項基金已接洽70多家省內外優秀基金管理機構,其中近50家有明確合作意向。
天使母基金迎來新趨勢
近兩年,在國家戰略方針的指引下,地方對早期的關注度有所提速,天使母基金的設立也呈現新趨勢。
自2018年深圳市設立首支天使母基金以來,國內創投熱點城市也迅速跟進。包括蘇州、常州等地也陸續設立天使母基金。
近兩年,隨著區域性創投熱點蔓延,中西部地區也逐漸發力設立天使母基金,且逐漸下沉到區級。
據FOFWEEKLY觀察,2022年以來,四川、湖南、山東、湖北、河南等中西部地區均有天使母基金設立或宣布出資,且不乏多只區級天使母基金。
4月13日,天津市天使母基金發布擬參投的子基金名單,一舉出資11支基金,該母基金于2022年6月份成立,目標總規模100億元;3月份,總規模100億的湖北省楚天鳳鳴科創天使基金成立;2022年10月份成立的成都高新區天使母基金,已公開招募2批子基金管理機構。
上述天使母基金規模均為百億,且快速出資,天使母基金的下沉化和規模化趨勢愈發明顯。
作為助力種子期、初創期科技企業創新發展的基本盤,天使母基金承載了彌補市場對早期關注不足的作用。不同于普遍出資30%的產業引導基金,對關注早期科技項目的機構,天使母基金往往在出資規模上進行傾斜,尤其是中西部地區。
由于中西部地區產業基礎相對薄弱,創投行業起步較晚,天使母基金設立時間也晚于發達地區。為提高競爭力、加大力度促進當地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中西部地區天使母基金的出資比例往往更高、返投要求也相對寬松。
例如,湖北科創天使母基金明確放寬了對投資科創平臺子基金的出資比例,對子基金出資比例原則上不超過子基金認繳出資總金額的40%,且原則上不為該子基金第一大股東。而對于投向原始創新階段、實驗室平臺、對(科創平臺子基金)可適當提高,原則上不超過50%。
此次安徽省新型研發機構專項基金最高出資不超過70%,返投僅1倍,且不排斥投資外省項目。
據了解,安徽省新興產業引導基金體系中有4支天使母基金,而新型研發機構專項基金只是其中一支。
伴隨著500億規模引導基金迅速落地,安徽省對VC/PE的吸引力將進一步得到提升。
安徽省緣何設立天使母基金
過去,“以投代引”的合肥模式下,安徽吸引了京東方、長鑫、蔚來汽車等一批龍頭企業落地,撬動了顯示、半導體和新能源汽車等上下游產業,使合肥的GDP從三千億快速提升至上萬億。
如今,在各地加強招商、大力培育新興產業的背景下,安徽省政府投資重心也出現轉移。建設基金叢林體系,通過財政出資設立500億新興產業基金,聚焦不同新興產業領域,按企業早期發展的生命周期,設立4個天使基金,即雛鷹計劃專項基金、新型研發機構專項基金、省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省級種子投資基金,重點服務于“投早投小投科技”的發展目標,為地方新興產業發展、早期科研項目培育提供了資金支持。
實際上,這一舉措也十分符合安徽本地產業環境的發展需求。
安徽省背靠中科大和中科院,擁有堅實的科技儲備和人才資源,項目資源也將更豐富,如何利用優勢將科技項目進行轉化是重點。
而通過設立天使母基金,以股權投資基金的方式,為專家學者的科技成果轉化提供融資支持,降低轉化過程中的技術風險、經營管理風險、市場風險,并激發師生創業熱情,加速科技成果轉化進程。
事實上,助力科技發展這件事上,安徽省支持力度遠不止于此。
首先,安徽省進行了大量的人才儲備。在多年的政策支持下,合肥形成了“一超、兩強、五中堅”的高教結構,日前,還將合肥理工學院定位為理工類研究型大學,從而進一步提升“科教名城”科教能力。
與此同時,政策支持力度也更全面。
日前,合肥市發布了支持“科大硅谷”建設的若干政策,面向全球招募合伙人,最高累計獎勵5000萬。安徽省還推出了“雛鷹計劃”,設立雛鷹基金,主要吸引、支持國內外高校師生、初創團隊在皖創辦企業,通過股權投資方式對國內外高校師生、初創團隊創業給予支持。
1月6日,安徽省印發《支持風險投資創業投資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簡稱《若干措施》),提出到 2026 年末,力爭全省風投創投等管理機構達到 300 家,風投創投等基金管理規模達到6000 億元,逐步形成具有全國重要影響力的創新創業資本高地。
透過安徽省整體的創投布局,可以窺見,地方逐漸依托股權投資行業加大對企業全生命周期的支持,通過設立天使母基金吸引GP落地,為地方產業發展提供動力。
而安徽省則擁有獨特的競爭優勢。一手握政策,一手握資金,背后還有成熟的高教體系、多年來在“科技創新”領域持續深耕所形成的資源優勢,越來越多機構被安徽所吸引。
今年以來,遠致富海、英飛尼迪、毅達資本、朗姿韓亞資管等GP紛紛在安徽落地基金,前往安徽的機構正變得越來越多。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