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汽車產品的智能化功能越來越多,智能輔助駕駛系統也受到市場和用戶關注,但其智能化“含金量”如何評判,近日,中汽中心發布的中國汽車測評研究報告(2022)給出了答案。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022年,中汽中心首次新增輔助駕駛測評板塊,對智能網聯汽車的輔助駕駛系統進行全面綜合評價。結果顯示,參與測試的22款熱銷車型,輔助駕駛綜合表現平均得分僅52.9,最高得分87.0,有些受測車型沒有配備輔助駕駛功能,則得分為0。
輔助駕駛得分
??能力不均衡,起步待提速
??在汽車“新四化”中,智能化是關鍵一環。隨著深圳、上海、廣州等城市開通高精地圖,以及部分品牌的城市智駕導航可落地使用,2023年被視為高階智駕元年。
??一方面,現有智能化產品的功能尚不全面,大多數車型側重行車輔助而忽視泊車輔助,在測試的22款產品中,僅6款車型配置泊車輔助。行車輔助同樣存在功能差異,少數車型僅配備車道保持輔助或定速巡航功能,僅有3款車型具備換道輔助能力。
??另一方面則是智能化發展水平不均衡。以跟車場景的前車切出為例,部分車型可妥善應對避免碰撞,但部分車型無法快速切換目標物且過程中沒有減速行為,另有部分車型減速力度過大,給車內乘員造成不適。再比如限速標志識別,部分車型只能做到識別、提醒,但無法相應控制車速,還有部分車型無法識別最低車速限制。
典型跟車失分測試工況
??智能化發展,安全是底線
??在智能汽車進入輔助駕駛高速發展期,智駕安全是底線,從中汽中心的測試結果來看,“智駕安全”難題待解。
??首先是識別難。城市出行中,摩托車橫穿場景高頻出現,但22款車型中僅有6款可以識別摩托車并做出響應,在使用中存在較大安全隱患。此外,如遇交通事故,22款車型中僅有3款可識別事故車輛并做到避免碰撞,其余車輛無法識別事故車輛,這會造成事故的二次傷害。在道路施工場景中,22款車型中僅有1款可以識別錐桶并避免碰撞,其余車輛無法識別錐桶,可見受測車輛對低矮目標物識別能力較差。
??行人橫穿得分
??其次是控制難。輔助駕駛需要有復雜突發場景應對能力,如在高速公路行駛時,前車遇到障礙物緊急避險,后車需綜合判斷前車、障礙物和其他車道車輛位置,同時避免與三者發生碰撞,但中汽中心測試的22輛車型中,僅有1款通過測試,其他車型皆未通過。相對簡單的過彎場景中,有部分車輛出現壓線或與彎道內靜止物體發生碰撞。
??測試結果通過性分項通過情況
??輔助駕駛是感知器件、算力、算法的協同,既需要完善的全場景感知能力,也需要高算力處理海量數據和經過深度學習泛化的強算法,任何一個環節斷鏈,都無法實現輔助駕駛落地應用。中汽中心作為汽車行業第三方權威機構,通過適度超前技術規程,規范行業技術發展方向,引領企業產品升級改進。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四川瀘州市瀘縣發生3.7級地震,四川、重慶等地網友表示有震感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