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奇駿(圖片|配置|詢價)對日產中國是一款很重要的車型,但那次不太成功的換代卻直接拱手將日產緊湊級SUV市場份額送給了對手,于是慌了神的日產只能拿起大刀,打著“在中國,為中國”的口號推出了“誠意十足”的超混電驅奇駿,順便直接把純燃油版奇駿給“混”沒了。
可以這樣說,如果不是奇駿失敗的換代,再加上國產品牌的猛烈沖擊,這臺技術先進性能強悍的超混電驅奇駿可以輕輕松松定個23萬起的指導價。而如今呢?18.99萬元起售的超混電驅奇駿成了日系混動緊湊SUV里最便宜的一臺,日產的目的很簡單,想用這臺車重新撿起丟失的市場份額。可這真的那么容易嗎?
關于超混電驅奇駿的產品力,我現在沒開過,也無法評價。但從看得見的參數和配置來說,這車確實還挺“厚道”。在十八九萬這個價位給到一套雙電機混動系統,動力表現應該非常值得期待。而像是L2級駕駛輔助、真皮電動座椅、360全景影像也做到了全系標配。就這樣的配置表現,直接秒殺掉了之前18.19萬元的VC-Turbo 300舒適版,怎么看都劃算。
而至于被市場拋棄,被眾人吐槽的三缸機,超混電驅奇駿仍然搭載著。可對于一臺混動車來講這并不是太大問題,畢竟日產e-Power的技術路徑是以電驅為主,三缸機的抖動應該不太容易察覺。
看到這里,認可超混電驅奇駿產品力的小伙伴已經可以沖一波了,因為這車在我看來,產品力本身確實沒啥短板,并且價格也挺厚道,屬于合資品牌中少有的誠意之作。
但這里我想說的是,超混電驅奇駿真的能全部拾起奇駿丟失的銷量嗎?亦或者它真的能在如此激烈的競爭環境下搶到市場份額嗎?
站在客觀的角度來說,我仍然認為對于合資車企,傳統燃油市場份額短時間內是不能被砍掉的。這在于盡管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有率達到了25.6%,可仍有60%-70%的市場份額被傳統燃油車掌握著。這也是為什么即便銷量下滑,但CR-V、榮放、途觀L等車型仍在市場具有一席之地的原因。但反觀奇駿,搭載著“原罪版”三缸發動機,燃油版每月銷量只有幾百臺,歷經兩年多時間斷檔,市場已經很難有奇駿這款車的記憶點,亦或者說這兩年消費者在選擇合資緊湊SUV時壓根不會想起奇駿來,這其實就是超混電驅奇駿搶占市場最大的“阻力”!
畢竟,中國市場永遠不缺高性價比的內卷級產品。超混電驅奇駿定價是不貴,但也完全沒有達到讓人驚艷的程度。就比如前段時間長城推出的梟龍MAX,同樣定位四驅混動,性能不弱、配置不低,起售價才不到16萬。若是算上綠牌帶來的購置稅成本,其實超混電驅奇駿在市場中的價格優勢并不明顯。同樣,對比最直接的合資競品本田CR-V混動,雖然新款車型還沒上市,但2021款上代車型的終端售價也有十六萬起步。拋開技術本身不談,對老百姓來說作為一臺代步車,為什么大家不選擇更便宜的本田,而要選擇日產呢?
其實,不管奇駿是否推出混動版,奇駿車系銷量丟失的原罪都是這一次失敗的換代。而諷刺的是,搭載新技術的三缸奇駿每月只能賣幾百臺,但那臺老掉牙的奇駿榮耀卻還可以每月賣出3000臺左右。這無不透露出日產1.5T技術路線在中國市場的“水土不服”。而即便是奇駿燃油版再降價,甚至舍棄利潤只求走量,1.5T燃油版的奇駿都不可能追上奇駿榮耀。那與其這樣,倒不如推出一款售價極低的混動版車型挽回局面,順便砍掉賣不動的燃油版。總之賺錢的事兒交給利潤更高的奇駿榮耀辦它不香嗎?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