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人工智能為什么牛?
5月28日,在2023中關村論壇平行論壇——科技女性創新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喬紅簡要回答了這個問題:“如果機器人系統和通用人工智能系統結合,能在物理空間完成很多任務,將會對社會產生更令人震撼的影響。”
?
【資料圖】
喬紅在接受采訪。 沈春蕾攝
2021年,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宣布推出人形機器人,該機器人最大的特點是身高、體重和人差不多,售價兩萬美金,相當于一個工人一年的工資,最關鍵的一點是通用。
“這里的通用意味著人形機器人不僅能在工廠搬東西、裝配零件,還能在農村干農活,在家里做家務。”喬紅說,“這樣一個通用人工智能系統可謂既便宜、又好用,但距離問世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這些年來,身為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多模態人工智能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喬紅長期從事機器人“手—眼—腦”研究工作,帶領研究團隊開展類人人形機器人技術攻關。她多次表示:“機器人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是越來越接近生物,不再是冰冷的機器,有包括認知、情緒、邏輯、動作在內的一系列類人化的特征。”
喬紅在研究中發現,當前利用國產機器人進行高精度裝配是一個較大難點,也是團隊主要攻關的方向。未來,受人啟發研制的機器人與人形機器人系統有望成為人類工作和生活的好幫手。
“要實現這個美好的愿景,就需要機器人向人學習,人在做事情的時候,手、眼、腦是一個完整的回路。”喬紅發現,人看東西其實是回答兩件事,它是什么?它在哪里?這也是機器人需要進一步學習的。
喬紅還堅信:“機器人并不能完全替代人,只是將人從一些繁雜工作中解脫出來,有更多時間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作為一名女性科學家,喬紅在科技女性創新論壇分享了自己在學習和工作中堅持多年的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堅定,堅定以國家重大需求為目標,做重要的事情;第二件事是開心,只有開心才能把正能量連接起來;第三件事是開放,堅定和開放形成了對立統一,因為堅定開放的工作有時候會令人疲憊,所以我們需要開心地工作和生活,這樣才能夠成就自己的事業,為國家做貢獻。”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中國代表在第76屆世衛大會就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問題進行批駁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