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6月10日,首屆亞太網絡法實務大會暨第五屆網絡法實務大會、人工智能與元宇宙合規發展論壇在杭州舉行。大會主要聚焦元宇宙與人工智能,探討元宇宙應用場景、合規發展、內容風險等。
據網經社法律消保臺(LAW.100EC.CN)獲悉,本次大會指導單位有西湖區委統戰部、西湖區委網信辦、西湖區網聯會、西湖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指導,主辦單位為墾丁律師事務所、微鏈、預見未來獨角獸計劃主辦,浙江省區塊鏈技術應用協會、網經社等作為支持單位。
【資料圖】
大會一開始,墾丁律師事務所聯合創始人 浙江大學實務導師歐陽昆潑帶來致辭,介紹了本次大會的背景、主要內容及演講嘉賓。歐陽昆潑稱,當前元宇宙應用在很多場景,本次大會不僅圍繞元宇宙的合規發展進行討論,也會涉及到投資、安全等內容的探討。
以下為網經社(WWW.100EC.CN)為您帶來的大會演講要點:
一、浙江省區塊鏈技術應用協會執行副會長朱紀偉:元宇宙——助力實體產業升級
1.人工智能解放生產力,區塊鏈解決生產關系。元宇宙的未來趨勢就是人工智能+區塊鏈。
2.目前區塊鏈已有足夠的高度,不過技術板塊還未成熟,需要解決互聯網的信任關系。
3.人工智能助力實體經濟的六大場景分別是醫療、汽車、教育、制造、交通、電商,這些是目前AI應用最火熱的行業。
二、杭州虛擬人科技有限公司CEO倪志力:元宇宙空間結合AIGC生成NFT的運營嘗試
1.元宇宙是互聯網的第三次遷徙,它代表著互聯網從移動互聯網到空間互聯的遷徙,包含大量新技術如VR/AR、AI、云、區塊鏈等,當前新技術已逐步完善,亟待新型融合產品的出現。
2.AI虛擬人的應用場景主要有:潮玩IP與AIGC融合,如產品設計、場景設計、銷售空間等,目前已有的案例包括愛慕品牌元宇宙小程序商城、百事元宇宙空間、畢馬威元宇宙數字化會展等。
三、杭州優鏈時代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盧洪康:元宇宙時代,人與萬物的3D數字分身
1.元宇宙的基礎就是人和萬物的3D數字分身。
2.數字分身的應用場景主要有線下體驗館、展廳、大學教學(教學研究)、文化旅游(數字分身植入景區)、元宇宙空間、品牌宣傳、商圈、游戲、會議、虛擬試衣、元宇宙電影等。
四、Art Meta元藝數數字藏品流通服務平臺聯合創始人康康:元宇宙發展的一塊拼圖——數字藏品的流通及應用
1.元藝數從NTF數字版權交易入手,對接實體供應鏈體系,做私域流量的個性訂制,通過抖音、天貓等電商平臺對其進行銷售。
2.數字版權作品的權利有復制權、發行權、出租權、展覽權、表演權、放映權、廣播權等。
五、杭州文三數字生活街區元宇宙產業創新中心負責人羅丹:AIGC監管現狀及合規風險初探
1.GhatGPT的底層邏輯是GhatGPTr和GPT等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的集成,本質上是一個基于神經網絡的語言模型。
2.數據合規風險指的是在數據層面的監管主要包括《個人信息保護法》《數據安全法》《民法典》《反不正當競爭法》等,根據對數據開展的不同行為而明確不同合規義務及相關風險。
3.注意AI生成的網絡內容,需要符合《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網絡音視頻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等對網絡信息內容生產者及網絡信息內容服務平臺所規定的該等主體對網絡內容管理應承擔的義務。
六、上海依圖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徐俊軍:AIGC的內容風險和解決方案
1.AI技術的發展軌跡主要可以分為四個時期:
一是1995-2006年,各類模式百花齊放,模式輸入主要為結構化數據,需要較多的人工輔助,性能有限。
二是2006-2012年,深度學習的基本工程問題得到解決,正式作為一個概念登上歷史舞臺。網絡結構相對簡單且多變,網格一般10-20層。
三是2012-2018年,CNN和RNN兩個特征提取器作為網絡骨架大放異彩,衍生模型眾多。算力支持下,網絡更復雜,可達100-200層。
四是2018年至今,特征提取器Transformer流行,其有大一統趨勢。Transformer配合大規模預訓練、新的表征方法,開始新的垂直領域。
2.AI的監管機構主要有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文旅部、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管總局、中宣部。
3.關于內容安全的審核,其中圖片審核難度較大。圖片審核流程有圖像聚類、人臉識別、文本識別、二維碼檢測。由于圖片轉發成本低,內容場景多樣,審核準確率不高。
七、安恒信息中央研究院啟鑒AI實驗室負責人安通鑒:ChatGPT及AI驅動安全技術變革的思考與實踐
1.萬物互聯時代,我們無時無刻不在面臨互聯網安全問題,很多黑客事件與生活息息相關。其次,網絡安全也與企業、政府相關,很容易給其造成巨大損害。
2.AI驅動的網絡安全技術應用主要在安全產品防御能力提升、安全平臺分析深度提升、安全運營服務能效提升、安全企業內部效率提升。
3.ChatGPT和大模型帶來安全技術變革、安全行業挑戰、安全商業機遇。其中,AI技術和大模型極強的生成能力可能被用來進行惡意軟件、流量、釣魚郵件的生成和自動化攻擊,客戶側面對的新的安全挑戰,安全產品需要切實提升解決相關檢測和防御能力。
此外,ChatGPT降低了網絡犯罪的門檻,導致安全事件的數量和影響范圍擴大,相應的安全需求也會增加。
八、杭州趣鏈科技有限公司法務總監王鑫:從加密技術到“匿名化”
1.《個人信息保護法》說明:匿名化是指個人信息經過處理無法識別特定自然人且不能復原的過程。
2.判斷“蓄意侵入者”的檢驗標準有三點,一是高于“普通人”,具有合理的能力和資源;二是低于“專業人士”:不應考慮黑客,非法獲取的信息等;三是兼顧信息的敏感性和泄露的后果;四是考慮已經掌握的相關信息主體。
九、墾丁律師事務所束司斌:深度偽造相關問題
1.深度偽造主要應用在換臉、屬性編輯、面部重塑、全合成。具備自主性,便捷性,真實性,這讓犯罪變得更為簡單,因為有了更低的門檻、成本,更高的成功率。
2.深度偽造可能會影響個體權益,如侮辱、誹謗;社會秩序,如偽造身份、虛假新聞;甚至國家安全,如政治影響、國際關系。
3.在應對方面,不少公司及平臺出臺了制度,如Meta、抖音等。同時,目前部分偽造產品可以被人工檢測出來。
4.在內容安全方面,需要注意內容審核的標準,內容審核的落地,高度關注涉政信息、新聞信息,關注未成年人保護。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世界今日報丨多措并舉促進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 網絡招聘活動忙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