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恒惠 四川在線記者 李欣憶
【故事切片】
(相關資料圖)
“精算師”上門服務,鎖定電費異常“癥結”
6月1日,四川曌溥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簡稱“曌溥建材公司”)副總經理吳學成在手機上點開5月的電費賬單,滿臉笑意,“電費這幾個月都很穩定,大大下降。”
為什么電費可以大幅降低?這還要從一份“電力精算”方案說起。
去年11月,曌溥建材公司正式入駐廣元市旺蒼縣嘉川鎮慶寨路中小企業工業園,分兩期建設廠房、買入設備,計劃今年7月一期項目投產,主要生產新型裝配式建筑材料。
今年1月底,國網廣元供電公司賬務人員在核查曌溥建材公司電費時發現有些異常。公司去年12月電費約2萬元,其中,基本電費和力調電費(為引導用戶提高用電效率、減少負荷峰值采取的一種電費計算方式)的占比達到67%,實際使用的電量電費只占到1/3,“電量只有幾千度,電費卻有約2萬元。”
廣元電力“精算師”團隊立即通過營銷大數據分析,初步研判導致電費偏高的原因,有可能是配電變壓器的利用率低。下一步,到現場核查的任務交給了國網廣元旺蒼供電公司嘉川供電所的“精算師”張冬梅。
張冬梅通過走訪企業了解到,曌溥建材公司從上一家企業買斷廠址及部分設備,沿用之前企業留下的容量800千伏安的變壓器。公司處于廠區建設階段,只有施工用電和部分生活用電負荷,經過測算,公司目前實際用電負荷不足100千瓦,存在變壓器容量大、實際用電負荷小的問題,因此拉高了基本電費。
結合系統研判和現場核查,電力“精算師”團隊鎖定企業電費異常的“癥結”,為曌溥建材公司開出一份“電力精算”方案,建議將800千伏安變壓器減容到200千伏安,辦理減容業務,并調整無功補償裝置。通過電力“精算師”服務,2月至5月,該企業累計減少電費近2萬元。
吳學成感慨地說,采納“電力精算”方案后,企業的每月電費支出跟之前相比節約了三分之一,“幫助我們把每分錢都花在刀刃上,切實降低了企業的用電成本。”
【記者觀察】
幫助市場主體降本增效,既要“有感”還要“無感”
今年2月,省政府印發《聚焦高質量發展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幫助市場主體降本增效方面,對用電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
小微企業不是用電大戶,大多沒有配置專職的辦電人員,對用電政策、省電辦法的了解,往往不夠深入。電力服務如何走進小微企業,讓他們真正“有感”?四川進行了一些探索。
廣元電力“精算師”團隊成立以來,依托專業特長,為電力客戶提供優質的能效診斷服務和科學改進建議,助力企業降本增效。今年5月,廣元市電力“精算師”工作室成立,為電力“精算師”骨干團隊提供主陣地,依托電力精算綜合技術服務平臺,更高效、精準指導各區縣電力“精算師”團隊常態化、智能化、差異化開展客戶服務,切實助企紓困。
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營銷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推進“三零”(零上門、零審批、零投資)服務,目前已全面實現供區內農村、城市160千瓦及以下的居民和小微企業客戶低壓接入,為符合“三零”辦電條件的小微企業客戶提供免費電力投資到紅線外,切實降低客戶辦電成本。國網四川電力還聯合省能源局創新打造“獲得電力一件事一次辦”服務機制,依托政務平臺優勢,推出業務一站式辦理、涉電行政并聯審批,4個工作日辦結、免辦規劃許可證、免辦施工許可證、告知承諾制等舉措,并在全川21個市州推廣應用。進一步推動市政公用基礎設施聯合報裝,供電、供水、供氣、通訊服務供應商聯合打造“線下窗口融合、線上業務聚合”的水電氣訊聯合報裝服務模式,不斷提升客戶辦事便利度與“獲得電力”感知。
電力服務要做到“有感”,而辦電過程則追求“無感”。近日,家住綿陽市荷花東街的蘭女士來到綿陽高新區政務服務中心辦理二手房產權過戶,在不動產綜合窗口體驗了房電聯動“無感式”用電過戶——在辦理產權過戶之后,提供電卡戶號,就能一次性完成房產過戶和電力過戶。目前,房電聯動“無感式”用電過戶已做到全省供區全覆蓋,2023年已累計辦理房電聯動過戶7400余戶。
四川持續提升低壓辦電便利度,拓展線上服務入口,打通政企平臺數據通道,目前在一體化政務平臺、天府通辦、天府市民云等政務線上渠道鏈入用電報裝業務辦理模塊,做到政電業務“一鏈式辦理”。同時,與四川省大數據中心深化數據成果應用,實現身份證、不動產權證、項目立項批復等證照信息共享調用,持續完善“刷臉辦電”“一證辦電”功能應用,方便客戶足不出戶辦業務,目前線上辦電率已達到99.5%。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