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1、去過很多個省的考古研究院或者“所”的出土文物保存和修復室,鑒于保護文物的需要,所以基本注定了這些工作室條件都非常的艱苦,即便是夏天也會非常的寒冷。
2、 特別是要清理剛出土的古尸,不具備勤奮和吃苦精神以及耐心的人是無法長期堅持下來的,所有的人只是看到了文物展放在博物館內的光鮮,而看不到這些文物剛被發掘出來時候的混亂,和剛從犯罪分子手里搶救回來的傷殘,你想一想你愿意用3年時間去修復一副壁畫么?而再好的文物,只要到了需要修復的時候,都會比原來降低一個等級。
3、 誰都知道中國文物多,而需要修復的更是多的嚇人,但現實是真正具備修復能力的人實在太少了,而培養出一個修復能力強悍的人才,必然要經歷無數件文物才能練就出來的本事。
4、另外體制的原因,修復工作的編制也很少,這種單位基本上都是事業單位,私人單位有這個需求的,就更加少了,文物一旦遭遇了修復,試問有幾個私人單位是為了做研究才去修復它的? 且不說工作環境或者待遇高低,畢竟再差的崗位也要有人做。
5、作為這個專業畢業快10年的人來說,最核心的因素不是缺這個專業的畢業生,而是缺少給這些畢業生上崗的機會。
6、 只要是個工作,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會,都不要緊,最要緊的是,你得到這個工作的機會實在是太難了!。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熱點評!機械助力水稻插秧 標準化集中育秧打牢高產基礎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