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門名醫葉天士中醫藥治療眩暈病的經驗研究及傳承

        個人圖書館-海底叢林 2023-06-24 16:07:55


        (資料圖)

        目的:應用中醫傳承輔助平臺,總結葉天士及導師陳競緯教授治療眩暈病的治則治法、處方思路、用藥規律等,探討導師對葉天士治療眩暈病肝腎陰虛證方面經驗的傳承與發揚,以期能更好地指導臨床用藥。方法:收集吳門名家葉天士現存所有醫案著作,整理《臨證指南醫案》《未刻本葉天士醫案》《葉氏醫案存真》《眉壽堂方案選存》《種福堂公選醫案》《葉天士晚年方案真本》《三家醫案合刻·葉天士醫案》等著作中與眩暈有關醫案,根據醫案中方(藥)進行測證再分別整理;收集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一年內導師陳競緯教授于心內科門診診治的高血壓病性眩暈病肝腎陰虛證醫案并整理。統一規范中藥名稱、性味、歸經后錄入中醫傳承輔助平臺系統(V2.5),統計分析后總結比較兩位醫師治療眩暈病肝腎陰虛證的傳承與發揚之處。結果:葉天士 136例眩暈病醫案,伴隨癥狀常見納差、肢體麻木、耳鳴、嘔吐、心悸、乏力等。葉天士喜用茯苓、茯神、生地黃、白芍、熟地黃、天冬、枸杞子等治療眩暈病,藥物四氣以寒性、溫性、平性居多,五味以甘味、苦味、辛味多見,歸經多屬于肝經、腎經、脾經。根據系統計算得出常用藥對包括半夏—茯苓,熟地黃—山茱萸,天冬—茯神等,提取出12個新候選處方。葉天士 54例眩暈病肝腎陰虛證醫案,伴隨癥狀常見耳鳴、心悸及肢體麻木等。葉天士喜用熟地黃、茯神、天冬、枸杞子、生地黃、石斛、白芍等治療眩暈病肝腎陰虛證,藥物四氣以寒性、平性、溫性居多,五味以甘味、苦味、酸味多見,歸經多屬于肝經、腎經、心經。根據系統計算得出常用藥對包括熟地黃—茯神、熟地黃—天冬、熟地黃—山茱萸、天冬—茯神等,提取出7個新候選處方。陳競緯教授高血壓病性眩暈病肝腎陰虛證醫案56例,其中病例年齡多集中在36-50歲,男性患者高于女性,伴隨癥狀常見頭脹、夜寐不安、胸悶、便溏、耳鳴、乏力等,常見舌質為舌暗紅及舌紅,常見舌苔為苔薄白及苔薄白膩,常見脈象為弦脈、弦細脈。陳競緯教授喜用天麻鉤藤飲加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高血壓病性眩暈病肝腎陰虛證,藥物四氣以平性、溫性、寒性、涼居多,五味以甘味、苦味、辛多見,歸經多屬于肝經、心經、腎經及脾經。根據系統計算提取出4個新候選處方。結論:通過對葉天士和陳競緯教授治療眩暈病肝腎陰虛證的醫案進行系統分析,可知導師既有一脈相承之處,即二人均主張“以肝為本”為治療基礎,都強調“脾胃兼顧”的治療法則,都有“寒溫并用”的用藥特點,但葉天士“以補肝腎為要”,注重“肝腎為主,心肺并補”的治療大法,強調養陰補血,涼肝則眩暈自止,導師基于對高血壓病與眩暈病的現代中西醫研究,針對高血壓病性眩暈病,更注重“平肝養陰,息風定?!?靈活運用“養心安神、調和脾胃、活血化瘀”等治法。 ...
        關鍵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