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房企業績出來后,大家都在關注哪些房企賣的比較好。
特別是在大牌房企橫掃的西安市場,還有哪些房企在銷售規模方面能夠位居前列,就更值得關注,畢竟太不容易了。
當然,由于各家房企的推貨節奏等因素影響,有的可能會積壓到下半年供貨,業績屆時帶來爆發。
(相關資料圖)
我們不妨來關注一下,2023年西安本土房企的情況。
紫薇、天地源殺入西安TOP15
中指研究院發布的2023年1-6月西安房企銷售業績排行榜顯示,在上半年TOP15房企中,有2家西安本土房企進入TOP15,分別是紫薇地產、天地源。
紫薇地產以31億元的銷售額、13.6萬㎡的銷售面積,分別排在銷售額、銷售面積榜單第10位、第11位;天地源以29.1億元的銷售額、11.8萬㎡的銷售面積,分別排在第12位、13位。
紫薇、天地源,基本上也是過去幾年在規模方面本土房企的一面旗幟。
這兩家公司都是高科集團旗下的地產開發平臺,高科集團旗下還有高科房產、高新地產,一共是4家地產開發平臺。目前來講,這4家平臺的定位、路線已經比較清晰,紫薇、天地源走規模路線,高科、高新走精品路線。
紫薇目前在西安在售的項目比較多,高新、灃西、秦漢、城西都有項目在售。紫薇這幾年的發展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與全國性的優秀房企進行合作,包括萬科、華發、綠城、越秀,強強聯合進行開發,實現雙方資源的整合,帶來1+1>2。
除了流量盤之外,紫薇目前有兩個高端盤在售,一個是紫薇云上,一個是紫薇綠城南山雲廬,前者以公園旁的大平層產品為代表,后者以低密疊拼產品為代表。
如果說紫薇綠城南山雲廬身上能夠看到綠城產品的身影,那么紫薇云上則更多的是紫薇自身產品力的提升。當然,紫薇在西安還有一個高新“地王”項目紫薇時光云邸等待亮相,這肯定是一個豪宅了。
天地源在西安目前主力在售項目是天地源永安華府、天地源棠樾坊,另外在灃東有天地源蘭樾坊的疊拼在售、在咸陽有天地源和樾溪谷在售。
這幾個項目中,貢獻業績最多的是天地源永安華府,4月底入市的這個項目上半年推售2次,2次都實現了搖號,實現銷售額20.1億元,躋身西安商品住宅單盤銷售額TOP10.
天地源目前在西安還有天地源棠頌坊、天地源高新宸樾待入市,前者體量較小,去年6月份摘地,可能馬上就會入市;后者體量較大,百畝以上,節點可能要更晚一些。
作為高科集團旗下目前規模最大的兩家地產開發平臺,與紫薇地產扎根西安本土不同的是,擁有上市公司平臺的天地源走的是全國路線,除了西安之外,在珠海、廣州、天津、重慶等城市都有項目開發,目前天地源每年的銷售額在百億規模,排在全國120位左右。
陜建地產多盤齊發
除了天地源之外,目前走全國路線的陜西房企還有陜建地產、龍記泰信,前者是省屬國企,后者是民企。
2018年以來,陜建地產發展迅猛,特別是進入到了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一線城市競爭激烈,土地很難獲取。
除了依托于母公司陜建集團的資源之外,陜建地產還與融創、綠城、大名城等房企建立了合作關系,另外綠城服務還入股了陜建的物業公司華美物業。
作為陜建地產的大本營,今年陜建地產在西安有多個純新盤,其中包括城南西部大道板塊的陜建雁南朗境、曲江大明宮板塊的陜建大明府、浐灞的陜建錦泓府,其中陜建雁南朗境552套房源剛剛結束登記。
由于陜建地產的新項目上半年尚未入市、老項目推貨有限,因此大家暫時在上半年的西安房企銷售業績排行榜上沒有看到陜建地產的面孔。下半年,隨著新項目陸續入市,房源陸續供應,陜建地產的業績也將迎來收獲期。
龍記泰信是從銅川起步,壯大于西安,然后走向全國的。在前幾年,龍記泰信學習碧桂園、中梁的高周轉和布局模式,重點布局三四線城市以及經濟強縣,實現了彎道超車。
但是,這這兩年的樓市調整期,龍記泰信面臨的挑戰與困難要更大一些。目前,龍記泰信在西安的項目,主要位于高陵、閻良、鄠邑、周至等,單價低、項目體量都不大,因此要從銷售額的角度來講肯定不如主城區的項目。
中指研究院的數據顯示,上半年,龍記泰信在全國的銷售面積為85.4萬㎡,位居全國第56位,但銷售額沒有進入全國前100,這正說明了龍記泰信的銷售單價比較低。
反觀陜建地產,克而瑞的數據顯示,上半年陜建地產銷售額31.4億元、排在中國房企銷售額排行榜第159位,銷售面積則為12.1萬㎡、排在面積榜第196位,成交單價更高,達到了2.595萬元/㎡,這說明了陜建地產的項目主要分布在房價較高的高能級城市。
還有哪些本土房企有項目開發?
10年前的時候,西安的房企格局大致是這樣的:
國企軍團:高科系、經發系,一南一北,再加上金泰。
民企軍團:天朗、海榮、雅荷、榮華、宏府、新興、中登……。
現在,民企基本全軍覆沒,有項目的不多了。天朗目前主要是涇河的地產項目在開發,重心已經轉移到了唐村、唐鎮等文旅項目;榮華,轉型去做養老項目了;雅荷、中登,從多個城改項目中還沒緩過來。
目前的西安市場上,本土房企以國企為重要力量。除了老牌的國企以及這兩年發展迅猛的陜建地產之外,西咸新區五大新城旗下的城投公司、地產公司,以及浐灞地產、未央城建等,共同組成了新興力量。
當傳統的老牌民企集體淡出地產開發之時,以泰發祥為代表的陜北能源企業則進入西安地產拿地,以黑馬姿態脫穎而出。
以后,留給民企的機會,更多的是擁有其它實體產業支撐的民企,單獨以地產開發為主的民企可能會越來越少。
行業在變,企業格局也在變化。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