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江紅:要追求做精做強 而不是盲目做大!

        中國基金報 2023-08-12 18:59:01

        自科創板實行保薦機構另類投資子公司跟投制度以來,券商積極設立另類投資子公司參與科創板、創業板項目跟投。與此同時,隨著全面注冊制正式實施,券商戰略轉型加速,“投行+投資”雙輪驅動的業務模式也越來越受到重視。

        就券商另類投資業務發展、“投行+投資+投研”、“保薦+跟投”等展業模式的現狀、未來發展趨勢等話題,中國基金報近日采訪了招商證券投資有限公司(簡稱招證投資)總經理凌江紅。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國基金報:能否介紹下招證投資公司發展情況?

        凌江紅:招商證券投資有限公司作為招商證券的另類投資子公司,目前注冊資本101億元,凈資產超過90億元。除了跟投之外,利用自有資金投資了數十個股權項目,多個項目已成功上市。得益于投行保薦項目的質地優良,公司跟投項目盈利情況良好。未來,招商證券另類投資子公司將繼續支持投行做好科創板創業板項目跟投,也將進一步聚焦重點行業賽道,按照“精投優投”原則,加大優質股權項目投資力度,以真金白銀不遺余力地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中國基金報:當市場震蕩時,券商應如何應對棄購包銷壓力,在跟投期滿后,一般如何操作?

        凌江紅:市場面臨波動震蕩也是一種常態,券商跟投要在上市后鎖定2年還能賺錢,根本上有賴于投行保薦入口把好質量關,在對優質企業“可投性”的判斷方面,與投資者保持共同語言、共同標準,進而把真正有核心競爭力的硬科技企業推上市。跟投期滿,券商另類投資子公司應根據母公司要求審時度勢、科學決策,做好減持安排。

        中國基金報:隨著注冊制全面鋪開,以“投行、投資、投研”三投聯動為主的“投行+”模式正在成為發展大趨勢,您認為“投行+”模式盛行的原因有哪些?

        凌江紅:“投行+”模式的盛行,根本原因在于券商具備一般PE機構所沒有的強大投行隊伍與研究能力。但是要真正發揮好“三投聯動”優勢,多數券商還在努力探索之中。招商證券得益于招商局集團對于“三投聯動”模式的高度重視與戰略支持,特別是招商證券公司領導對于三投聯動工作的深入研討、精心設計與持續優化,目前已形成一套初有成效的機制、流程、打法,未來有望發揮更大效用。

        中國基金報:研究業務對于“投行+”的賦能也非常重要,您認為研究業務應如何更好地為投資、投行等業務環節進行賦能?

        凌江紅:研究業務應當圍繞投行投資的需求,在產業鏈疏理上多下功夫。股權投資方面,要以研究為引領,多循著產業鏈、多圍繞龍頭上市公司,去挖掘、跟進、服務優質潛力企業。

        中國基金報:跟投的存在,使得券商投行業務從“輕資本業務”變成了“資本消耗型”業務,除了資金投入外,券商還應該從哪些方面強化“投行+投資”的相關業務?

        凌江紅:除了跟投環節需要增加資金投入以外,券商還應該在合規的基礎上,加強投資與投行的業務協同,加大投行選擇保薦企業由“可批性”向“可投性”的轉型力度, 利用好投資業務機會,做好企業價值的深層挖掘,以更好地與投行業務發揮協同效應,為擬上市企業提供全面綜合資本市場服務。

        中國基金報:面對券商“走資本節約”之路的提倡,您認為券商應如何提升資本使用效率?是否會影響今后券商對于另類投資業務的投入?

        凌江紅:提倡券商“走資本節約”之路,意在鼓勵券商用好股東資本,提升資本使用效率。這就要求券商另類投資子公司,作為使用公司資本金的重資產平臺,要追求做精做強而不是盲目做大,要追求投“對”了多少項目,而不是投“出”了多少項目,要追求投資的成功率與收益率,在投資的判斷和選擇上,擬投企業項目來源要更優質、企業資質要更硬實、上市的可能性要更有把握、對已投企業的服務與賦能要更精準到位等等。

        (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

        關鍵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