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某總站充分挖掘基層官兵創新潛力助推戰斗力提升——
讓“金點子”結出“金果子”
【資料圖】
■趙勇 黃興 于衡
夏日,渤海灣畔。隨著急促的警報聲劃破夜空,海軍某總站測控分隊官兵迅速集結,一場測控保障演練拉開戰幕。
“通信信號異常!”演練現場,分隊長李帥面對特情,果斷帶領班組前出,利用“便攜式指標測試盒”迅速檢測出故障點位并成功排除故障。
“演練任務取得成功,胡班長的革新成果功不可沒。”走下演訓場,李帥告訴筆者,這是二級軍士長胡可生研發的“便攜式指標測試盒”首次在演練中投入使用。這一革新成果可自動分析通信傳輸數據特點,縮短排除故障時間。
“基層官兵身處練兵備戰一線,對戰斗力需求最了解,怎樣進行創新,他們最有發言權。集聚官兵智慧破解訓練難題,是助推部隊戰斗力提升的有效途徑。”該總站領導介紹,為激發基層創新熱情、挖掘官兵創新潛力,他們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廣泛開展群眾性革新活動,鼓勵官兵立足戰位大膽革新,有效激發了大家干事創業的熱情動力。
為確保革新成果緊貼戰場需求,該總站以“源于實踐、引領發展、實戰檢驗”為原則,建立完善“項目呈報、專家評審、檢查督導、成果驗收、推廣應用”機制,圍繞項目進度、研究質量、應用效能等方面進行全程跟蹤督導、及時指導幫帶。此外,為鼓勵官兵勇于創新,他們積極協調各方力量提供技術支持,并健全完善激勵機制,將裝備革新成果的研發應用與立功受獎、評先評優掛鉤,立起優秀者優先、有為者有位的鮮明導向。
今年初,該總站組織某型裝備抗干擾訓練,因發煙裝置的點火系統不靈敏,導致訓練效果不佳。面對這一情況,一級軍士長曾慶軍心急如焚。一結束訓練,他便研究相關參數,查找問題癥結,撰寫并上報研發新型發煙裝置的方案。方案得到上級批準后,曾慶軍帶領技術骨干鉚在修理工間,夜以繼日刻苦攻關,最終設計出能實現自動化遠程點火的發煙裝置,有效解決了點火系統不靈敏的難題。
為激勵更多官兵大膽創新,該總站還定期組織“智多星”經驗分享會,邀請有革新成果的專業骨干上臺分享攻關經歷、心得體會。在一次次思想碰撞、一場場討論交流中,不斷強化官兵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
前不久,為解決靶車吊裝成本高的問題,一級上士陳達緊盯“移動靶車改裝”展開攻關,但遇到“無法實現發射架自由升降”這一瓶頸問題,研究進度放緩。在“智多星”經驗分享會上,曾慶軍研發新型發煙裝置的經歷給了他啟發和靈感。會后,他主動向曾慶軍請教。在曾慶軍的幫帶下,他幾次修改方案,最終成功改裝出可轉變發射姿態的移動靶車,為部隊適應復雜戰場環境提供了支持。
集思廣益、集智攻關,越來越多的“金點子”結出“金果子”。今年以來,隨著“車廂固定式物資存放柜”“裝備雨雪天防護裝置”等基層官兵參與革新的成果應用到演訓一線,部隊遂行任務能力顯著提升。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