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房不認貸”之后,樓市命運的齒輪靠什么啟動?

        環環有房 2023-08-29 13:15:22

        近日,三部分聯合印發的文件——《關于優化個人住房貸款中住房套數認定標準的通知》,推出了“認房不用認貸”的政策:只要家庭成員在當地名下無成套住房的,不論是否已利用貸款購買過住房,銀行業金融機構均按首套住房執行住房信貸政策。


        【資料圖】

        “認房不認貸”政策出臺的初衷,是為了降低居民購房成本,使更多購房人能夠享受首套房貸款的首付比例和利率優惠。

        根據諸葛數據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王小嬙分析,此次政策的出臺利好熱點城市的兩類購房群體:一類是常住地有一套貸款住房準備賣出房子換房的;一類是在常住地外其他城市有過房貸記錄,但本地無房的購房群體。

        一句話,這個政策利好改善性需求。

        但在目前的大環境下,特別是由于三年口罩的影響,造成了很多人失業或降薪。一時間,無法按時還貸,甚至斷供的人也不在少數,關于類似的報道有很多,我們就不多加贅述。所以,當房貸利率降低之后,很多人選擇了提前還貸,以減輕還貸的壓力,還可以防止未來的負債壓力。也正因為如此,還貸潮才得以興起。為了能夠提前還房貸,在之前的新聞報道中提到,很多人甚至要排幾個月的隊。

        與此同時,新增居民貸款也呈現走低的形勢。根據央行發布的金融數據統計報告顯示,2022年全年住戶貸款較2021年全年增量縮水約4萬億元。其中,以按揭貸款為代表的新增居民中長期貸款同比少增3.33萬億元。

        一面是新增貸款的大幅減少,一面是還貸風潮來襲,從這兩個維度上進行判斷,顯而易見,居民購房的需求是不足的。在這種情況之下,“認房不認貸”的政策出臺。但改善性需求是否能被刺激到位,就要看手中的住房能否盡早出手。畢竟,如今的購房者已經是驚弓之鳥,如前幾年那般大加杠桿,想在房地產市場上實現財富自由的事已經不會再次上演。

        那些有改善需求的人們就必須先把持有的房子賣出去。這也就意味著,當改善者的房子出手的時候,就得有人接盤。這種需求傳導到相對應的二手房,只有二手房市場活躍起來,才能為改善性需求置換出所需的資金。如果二手房市場不景氣,無法出手原有的資產,恐怕改善性需求也是有心無力。

        所以,二手房的成交情況就成為“認房不認貸”政策實施的關鍵性指標。

        那么,二手房市場目前表現如何?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最新數據來看,二手房市場目前情況很不容樂觀。7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二手房房價同比上漲城市有5個,同比下降的城市倒有65個。而從銷售數據來看,7月份,無論在一線,還是二三線城市來看,二手房銷售價格同比分別下降1.4%、2.7%和3.5%,降幅比上月都有不同程度的擴大。從環比來看,這些數值也都呈現下降趨勢。

        那么,在“認房不認貸”政策出臺后,接下來是否會有刺激二手房市場的政策出臺?讓我們拭目以待。

        關鍵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