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我這樣年齡的,出去已經很難找到工作了,在這里,不但離家近,不耽誤照顧家里,干一天還能有100元的收入,今年干了近四個月,已經收入上萬元了?!?月8日,在位于嵐縣普明鎮普明村的大棚蔬菜產業基地,48歲的王志蘭,穿著印有“青清蔬菜”字樣的綠色馬甲,與同事雙手并用快速將剛采摘下的羊角尖黃皮尖椒進行分揀裝筐。
距離王志蘭忙碌的大棚不遠處,一輛白色的廂式貨車后門敞開,正在等待工人們將分揀好的尖椒,一筐一筐地搬上車廂。
(資料圖)
“這樣的車,一車能拉7000斤,今天走的有點遲了,一般我們早上五點就開始采摘,八點左右就能裝滿,出發運往山東?!眮碜陨綎|濰坊的技術員魏昱慶指著已裝了大半的廂車告訴記者。
嵐縣普明鎮是全省重點創建的兩個鄉村振興示范區之一。2022年成為示范區以來,該縣堅持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深度融合,相互促進,協調發展,規劃建設了鄉村振興項目15個,總投資2.542億元,全面推動鄉村振興。讓王志蘭能兼顧增收和家庭的大棚蔬菜產業基地,就來自其中的特色設施農業發展項目。該鎮緊盯鄉村產業規模發展小,市場供給小的短板問題,持續推動傳統農業向設施農業、智慧農業轉變,按照“黨建引領+產業建設+利益連接”三方聯動的發展思路,堅持以“興一個產業、活一片經濟、富一方群眾”為靶心,在多方考察、深研細判的基礎上,確立了以發展日光節能溫室蔬菜大棚種植為主體的示范產業項目,統籌爭取各類銜接資金2750萬元,流轉鎮內土地340畝,分三期規劃新建日光節能溫室大棚180座,經過多方考察調研,精選出產量高、品相優、市場口碑好的羊角尖黃皮尖椒為種植作物,通過日光溫室大棚,錯季節上市,全力爭取利益最大化。
“有一點紅色都不能裝進去,否則趕送到客戶手中就會完全變色,影響咱們的口碑?!弊鳛榛刂亟鹌刚埖募夹g專家,魏昱慶對尖椒從種植到出貨的每一個環節都有著嚴格的把控,在快速揀出一根已被裝進筐子里的尖椒后,臉色佯怒地對忙著分揀的王志蘭們再次強調。
羊角尖黃皮尖椒,每株高45-75厘米,果長能達到18-23厘米,是甜辣椒里面的一種類型,以色澤光滑,細長,尖上帶鉤,形若羊角而得名。其特點是皮薄、肉厚、色鮮、味香、辣度偏甜,含辣椒素和維生素C,居全國辣制品之冠,市場前景良好。在魏昱慶的嚴格管理下,基地大棚都在科學的規劃下開展生產活動,每畝定植2500株,畝產能收2.5萬斤左右。由于錯季節上市,市場價格十分喜人,去年冬季,最高時每斤能賣到7元,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開始的時候,我們種植日常家用蔬菜,到后來嘗試種植羊肚菌、圣保羅辣椒等,但是效果都不理想,最后選擇了種植羊角尖黃皮尖椒,這種辣椒品質好、產量高、市場前景好、收效明顯,公司經營上了正軌,帶動周邊群眾增收致富也有了明顯效果?!必撠煷笈锸卟水a業基地運營的嵐縣青清蔬菜產銷有限公司負責人粱五小感慨地說。
今年,梁五小又開始盯上了大棚的效率提升,對已建成的30座日光溫室大棚進行智能化升級,增加自動化水肥一體系統、種植苗床系統、通風檢測系統等智能大棚配套硬件設施,打造全自動智能大棚標桿,為智慧農業發展積累寶貴經驗。
“每座大棚年利潤大概在6.5萬元,目前已投入使用的150個大棚除去經營成本,可實現收入325萬元。今年我們又新建了30座大棚,10月份即將投入使用?!绷何逍「嬖V記者。
特色農業產業的快速發展,為普明鎮推動鄉村振興提供了強大的支撐。緊緊圍繞“黨建領農、創新強農、綠色興農、共享富農”理念,堅持黨建工作與產業發展緊密結合,全面構建“黨建+企業+農戶(脫貧戶)”深度融合產業發展模式,把支部建在產業鏈上、黨員聚在產業鏈上,全力打造結構完整、能持續“輸血”的產業鏈,充分發揮支部引領帶動作用,在培育打造鄉鎮種植龍頭企業的基礎上,通過收取每棚5000元的大棚承包費和每畝1000元的土地流轉費用,為村集體增收達50萬元,為流轉土地群眾帶來總收益達34000元。同時,可直接就地轉移勞動力360余人,間接增加臨時務工崗位400余個,在推動脫貧勞動力學習大棚蔬菜種植技術的基礎上,人均務工年增收可達20000元,有效鼓起群眾的“錢袋子”,探索出一條可持續、綠色化提升村集體收益的致富路。
“通過‘黨建+養殖’模式,我還打造了年出欄120萬只的白羽肉雞養殖項目,在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的基礎上,給集體帶來的收益,重點用于全鎮脫貧戶、三類戶、監測戶的差異化分紅和土地租金支付。下一步,我們將按照鄉村振興總要求,充分發揮特色設施農業產業的標桿帶動作用,進一步擴大集群規模效應,不斷強動力、聚合力、增活力,以更大的干勁,把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為現實?!睄箍h普明鎮黨委書記李興旺表示。(記者 劉少偉)
來源:呂梁日報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英媒:英國博物館近3700件藏品和文物失蹤,僅8%被找回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