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封鎖華為芯片會有什么后果?分析師稱將會阻礙創新、分裂全球

        C114通信網 2020-06-16 15:33:22

        美國繼續加大對華為和其他中國科技公司的制裁,旨在阻止中國在關鍵技術領域趕上或超越美國,但它們卻產生了無人想要的副作用。雖然大多數IT經理并沒有直接從華為或其他中國供應商那里購買設備,但制裁措施正在傷害全球的芯片供應商,最終將影響設備定價和創新,Linley Group 總裁兼首席分析師葛文那(Linley Gwennap)發表在《福布斯》網站上的文章稱。

        他寫道,新的制裁措施不僅適用于美國公司,還適用于全球范圍內任何使用美國設備制造芯片的任何公司(美國的設備在全球得到廣泛應用),從而禁止這些供應商直接向華為供應芯片。該公司曾試圖通過自行設計半導體來規避先前對美國芯片的制裁,但將這些設計的制造外包給了代工廠,即臺積電(TSMC)。新的制裁切斷了這條道路,收緊了 “絞索”,臺積電已同意遵守制裁措施。

        盡管華為已經儲備了足以維持數月的許多關鍵零部件,但一旦庫存耗盡,就別無選擇了。在開發前沿芯片技術方面,中芯國際(SMIC)等中國晶圓代工廠至少落后臺積電 4 年,這在半導體市場可謂是一段漫長的時期。例如,臺積電新的 5 納米技術在芯片上可封裝的微型電路數量是中芯國際最好的 14 納米技術的四倍。

        《環球時報》此前發文稱,有接近中國政府的消息人士透露,如美方最終實施上述計劃,中方將予以強力反擊,維護自身合法正當權益。可能使用的具體反制選項包括,將美有關企業納入中方 “不可靠實體清單”,依照《網絡安全審查辦法》和《反壟斷法》等法律法規對高通、思科、蘋果等美國企業進行限制或調查,暫停采購波音公司飛機等。

        由于中國有大量的制造業務,大多數美國大型芯片公司都很容易受到這樣的威脅——2019 年,英特爾(Intel)總收入中的 28% 來自中國客戶,英偉達(Nvidia)占到 25%,高通(Qualcomm)占到 67%。美國芯片供應商已經在第一輪制裁中損失了數十億美元,如果中國對新一輪制裁進行反制,可能還會損失數百億美元。

        最壞的情況是技術冷戰,將美國和中國的供應鏈分開。美國新提出的補貼國內發展的提議正在加劇這種日益分化的局面。這兩個國家的企業都將遭受重創,因為它們將不得不在在收入基礎減少的情況下重復研發投入。限制研發將減緩技術創新的步伐。

        這種情況,加上每個市場競爭對手數量的減少,可能會推高芯片及使用它們的系統的價格,包括個人電腦、服務器和網絡設備。即使沒有完全分裂,關稅、制裁和抵制的有害組合仍可能阻礙這兩個國家甚至其他國家的企業,因為歐洲、日本、韓國和臺灣的其他主要供應商將被迫選邊站。

        公平的競爭環境將有助于兩國攜手合作并繁榮發展,保持低成本和快速創新。但如果美國施壓過度,分裂會使所有人的處境都變得更糟。

        關鍵詞: 華為 芯片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