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業再獲稅收優惠政策支持。5月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要根據形勢變化和企業訴求,及時推出和完善相關政策。針對目前疫情尚未過去的情況,允許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延緩繳納所得稅,延長支持疫情防控保供相關稅費政策實施期限。對納稅人提供公共交通運輸服務、生活服務及為居民提供必需生活物資快遞收派服務取得的收入,延長免征增值稅時間。更大力度幫助企業渡難關。
國家稅務總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累計實現減稅降費7428億元。其中2020年新出臺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稅費優惠政策新增減稅降費3182億元。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財政與國家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陳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為了支持疫情防控,我國今年出臺了一系列的減稅降費和免租等措施,對推動復產復工、緩解企業困難、保就業保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年一季度經濟數據好于市場預期,減稅降費對此發揮了重要作用。
隨著一系列政策效應的不斷顯現,復工復產正逐步達到正常水平,增值稅發票大數據顯示,全國企業復產復銷逐周向好,目前銷售收入已接近去年可比水平的95%。
“雖然我國各地中小企業復工速度較快,4月中下旬以來,部分線下消費開始加快修復,但由于受成本繼續累積和需求減少的影響,小微企業的生存壓力依然較大。”陳龍表示,國家允許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延緩繳納所得稅等政策,有利于緩解小微企業的壓力,對于保市場主體和保就業起到積極作用。
據了解,在今年新出臺的多項稅費優惠政策中,自2020年1月1日起,對納稅人提供公共交通運輸服務、生活服務,以及為居民提供必需生活物資快遞收派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稅。上述優惠政策適用的截止日期將視疫情情況另行公告。
同時,為進一步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和企業復工復產,便利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辦理申報納稅事宜,今年稅務總局多次延長申報納稅期限。稅務總局在連續延長2月份、3月份、4月份申報納稅期限之后,綜合考慮疫情影響和“五一”假期安排,在全國范圍內將5月份納稅申報期限延長至5月22日。
“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的影響遠未結束,整體經濟運行還沒有完全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特別是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因其風險承受能力較弱,是受疫情影響最重的行業群體。”中國財政學會績效管理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張依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繼續延緩繳納所得稅,是減輕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稅收負擔最直接最有效手段,等于政府通過延緩征稅政策直接讓利于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有利于加快其恢復經營活力和抵御風險能力。
張依群認為,我國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分布廣泛,遍布街道社區,多是從事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生活服務類生產經營項目,和公共交通運輸服務、快遞服務、生活服務等納稅人一樣,繼續給予其延長免征增值稅時間,既可以提升疫情防控物資保障能力,又可以有效滿足居民日常生活品和服務供應,起到活躍區域經濟、刺激帶動消費、保證基本就業、促進城市經濟發展的作用。(包興安)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