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原油慘案"后 今年天然氣出手了,火速執行!

        中國基金報 2020-05-09 11:41:39

        繼4月20日WTI原油5月期貨價格一路暴跌成負價格后,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又修改了天然氣期貨品種的交易規則。

        美國時間5月7日,芝商所(CME)公告將允許部分品種的全球天然氣合約以負價格交易,預計于5月17日正式施行。此外,部分精煉能源產品的期貨合約也將引入負價格交易機制。

        原油慘案還歷歷在目,下一個負價格慘案或許也不遠了。

        天然氣及部分精煉能源產品將引入負價格交易機制

        美國時間5月7日,芝商所發布公告稱,從5月17日星期日(交易日期為5月18日星期一)開始,部分天然氣期貨和期權合約將在CME Globex中被標記為可以承受負價格。

        此外,部分精煉能源產品的期貨合約也將被允許進行負價格交易,生效日同樣是5月17日。

        這些即將被允許負價格交易的期貨品種包括噴氣燃料、超低硫柴油、固定稅公路柴油期貨等。

        芝商所稱,上述期貨的負價格測試將于5月11日開展。

        如果5月11日的測試順利,天然氣期貨及部分精煉原有產品期貨均將如期被允許進行負價格交易。

        與原油類似,上述能源產品的存儲均需要消耗一定成本,當其使用價值低于存儲成本時,存在一定的負價格基礎。

        以天然氣為例,氣體的物理性質決定了其儲存難度大成本高,液化天然氣(LNG)的存儲形式也只能解決一部分的天然氣存儲難題。

        原油可以儲存于油罐中,或卡車或火車向外運輸,但天然氣只能通過管道運輸。如果管道運力不足,則天然氣只能選擇直接燒掉,或者找到特殊的裝備存儲,或重新打回地下。

        通常,液化天然氣必須冷卻到零下160攝氏度(零下260華氏度),存儲成本相對高昂。還有一部分天然氣儲存在鹽洞之中,如美國的墨西哥灣鹽巖層是其最重要的天然氣存儲設施,巖洞修建、天然氣注入均需要一定成本。

        天然氣曾多次跌成負價格

        除2016年2月和3月外,美國天然氣價格自2010年以來一直維持在2美元關口上方。但今年2月中旬,天然氣多頭疲軟,氣價跌至1995年以來新低,僅略高于1.50美元,當時美國冬季氣溫較高導致天然氣需求量相對降低,而天然氣產量卻創下歷史新高。

        據英為財經,早在周一美國WTI 5月原油期貨價格跌至負值前,美國天然氣期貨價格就曾經好幾次地跌破零的水平。其中,最近一次就在一年前,即2019年4月22日,當時的天然氣價跌至了-40美分/百萬英熱單位。

        據悉,當時天然氣價格跌到負值主要是由于供應過剩,當時美國第二大頁巖油氣產區Permian的頁巖油開采活動十分火熱。

        其實,今年以來,天然氣價格也多次出現負值。美國液化天然氣公司Tellurian Inc認為,目前的管道擴張計劃無法滿足二疊紀盆地的頁巖油田中創紀錄的天然氣產量,導致西德州Waha天然氣樞紐價格嚴重下跌。

        4月18日Waha天然氣價格轉為負,4月20日單筆交易價格曾觸及-10美元/百萬英熱的紀錄低點,并且收于平均-4.74美元/百萬英熱。據悉,該指數計算范圍包含德克薩斯州佩科斯縣北部地區Waha Hub的交易。

        僅代表少數地區的Waha指數跌成負數未必能代表芝商所的天然氣期貨價格也必將跌成負數。

        但若需求持續下跌、供給降幅有限且石油價格持續拖累,芝商所天然氣期貨價格跌成負數也大概率會發生。

        專家如何看待天然氣后市走勢?

        原油分析師 Barani Krishnan認為,過去10年內,2美元基本上就是美國天然氣期貨的最低價格,但今年這一價格一直如滑溜溜的鰻魚,呆不住。

        原油分析師David Becker認為,近期EIA公布的天然氣庫存數據超出預期,利空天然氣。

        天然氣風險咨詢機構Gelber & Associates分析師丹·邁爾斯(Dan Myers)表示,“天然氣管道爆炸造成的短期影響消失后,遠高于平均水平庫存將拉響警鈴,警告市場相比供應短暫中斷,低迷的需求更具影響力。”

        他還說道:“除影響了近月合約的價格外,庫存在積累期的初期大幅增加,還將嚴重影響2020-2021年冬季的天然氣定價。”

        近期,美國多地開始逐漸放松封鎖措施,經濟復蘇進程也持續推進,但需求復蘇的不確定性為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的價格蒙上了一定的不確定性。

        近期,液化天然氣還面臨訂單大量取消的困境。近期,紐約能源管理研究所(Energy Management Institute)風險和交易主管多米尼克·奇里切拉(Dominick Chirichella)表示,“大批液化天然氣運輸船上的天然氣訂單被取消,這些天然氣可能轉儲到美國的庫存中。這個問題和公共衛生事件導致天然氣發電的商業需求減少一樣嚴重。”

        而一家名為Snam的意大利天然氣公司卻保持相對樂觀的態度。該公司在本周表示,雖然無法可靠地計算出冠狀病毒大流行對其業務前景的影響,但看不到任何重大影響。據悉,這家歐洲最大的天然氣管道公司已采取緊急措施,以確保在病毒爆發期間能夠保持天然氣流動。

        Snam稱,意大利的天然氣需求在第一季度下降了6.7%,至239.4億立方米,第二季度的需求也下降了。

        雅虎財經分析師Christopher Lewis也認為,盡管天然氣市場繼續波動并顯示出疲憊的態勢,但我們認為天然氣價格有一定的支撐。畢竟,許多鉆井公司開始倒閉,因此供應將最終下降是有道理的。此外,買家需求回升只是時間問題。

        下一個負價格災難將出現在哪個領域?

        除石油、天然氣外,在疫情的特殊情況下,電力及農產品也有出現負價格的可能性。

        作為能源產品的一種,處于用電低谷時,電力的使用價值有時會低于其生產價值,因而產生負電價。而由于關掉發電機組的成本較高,發電廠則會忍受負電價持續生產電力。

        2017年11月30日,澳大利亞的昆士蘭火力發電的輸出電價在凌晨在兩個五分鐘間隔內就曾達到了-$1000澳元/MWh,并且在凌晨4點和5:30am兩個半小時的結算價分別達到了$-327.52和$-290.55澳元/MWh。

        在疫情影響下,復工復產受到影響,若經濟復蘇的進程緩慢,則某些地區(尤其是工業區和辦公區)的用電量會受到極大影響,則負電價的極端情況有可能在局部地區出現。

        此外,如果疫情導致部分區域的交通受到嚴重影響,農產品難以運出,則在存儲成本的拖累下,局部地區的農產品價格也有跌到負數的可能。(李迪)

        關鍵詞: 原油慘案 天然氣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