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一年多的超強周期上行后,豬價是否已步入向下通道?在國內外供應形勢依然復雜的當下,生豬養殖行業是否還能延續高利潤神話?“二師兄”還能否飛起來?近日,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實地探訪一線養殖戶,并對國內多家龍頭生豬行業上市企業、分析人士進行采訪,以求探析市場供需現狀,把脈行業變動格局。
成本高企散戶補欄謹慎
2019年春節前夕,因嚴峻的非洲豬瘟疫情,家處河南新鄉原陽縣的養殖戶李華(化名)急忙賤賣了圈里僅余的幾十頭膘豬、母豬。隨著豬價逐步高企,李華雖仍憂心疫情,但還是抵不住高盈利誘惑,跟十里八村的養殖戶們一道復養起來。
“村里現在有五六家復養了,不過規模趕不上以前。目前養殖成本太高,還時不時有疫病的消息,哪家都不敢上量,走一步看一步。”雖說豬是養起來了,但李華家的豬圈里還是顯得空曠。她告訴記者,經過大半年自繁自養過程,目前家里已有100多頭的存欄規模,不過比起以往四五百頭的量還是顯少。不僅自己家,目前整個縣里中小養殖戶存欄量都在低位,周邊規模最大的養殖場以前有幾百頭母豬,現在也就幾十頭的量。
據她介紹,在去年末豬價最高的時候,出欄一頭膘豬就能賺超2000元,雖然今年春節后豬價一直下跌,但目前一頭豬也能有幾百元的盈利。
“看著養豬是賺錢,可現在疫苗還沒出來,誰也不敢保證不會染病。就在前兩天,周邊還傳有養殖戶爆出疫情,這一下所有的投入都得打水漂。”談及是否考慮擴大養殖規模,李華直搖頭。除懼怕疫情外,當前高企的養殖成本也是她需要考慮的問題。“現在一袋料(玉米、豆粕等)賣到200多元,比正常時候貴近100元,現在30斤左右仔豬市場售價在2000元,而且不好買到。這幾個月豬價一直跌,養豬賺錢的空間越來越小,目前成本下不敢再上量。”
一方面希冀生豬高價帶來的紅利,另一方面也忌憚疫情,當前養豬散戶間謹慎補欄心態彌漫。
“其實現在很多散戶養殖的豬是三元母豬,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種豬。由于前期疫情沖擊,市場上種豬損失慘重,現在能用的母豬都用上了,但是生產效能肯定比以前低很多。”談及目前國內生豬養殖市場的現狀,國內南方地區某生豬養殖上市公司負責人王洋(化名)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坦言,在前期疫情沖擊下,國內中小散戶產能退出極其明顯。目前由于疫情仍零星出現,養殖風險太大,因此多數散戶不敢采用自繁自養的傳統養殖模式,而是從大一點的豬養起,縮短養殖時間,盡快出欄,或是用三元母豬育一點小豬,育成就把小豬盡快賣掉,在欄時間不敢過長。“按照過去從仔豬到大豬的養殖過程,耗費時間在半年以上。一頭仔豬成本目前約2000元,如果出現疫情,損失就太大了,散戶無力承受。”
唐人神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非洲豬瘟疫情還在部分地方零星存在,對產能還有抑制作用,小的養殖戶不敢養,上產能的還是大企業。
他還稱,由于種豬場損失嚴重,市場二元母豬供應不足,多用三元母豬代替。三元母豬比二元母豬生產效率下降百分之二三十,且生長速度慢,料肉比也較高。
多地豬價
跌破30元/公斤大關
雖然供給端尚未出現急速擴增的景象,但從2月中下旬以來,國內生豬價格卻呈現出持續陰跌態勢。農業部數據顯示,5月6日全國豬肉平均批發價報43.02元/公斤,創2019年12月30日以來新低。其自2月19日報出50.08元/公斤的階段高點后,已連續近3個月維持降勢。
“目前東北三省生豬價格已全部跌破30元/公斤,國內低價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區。南方地區雖然五一期間價格沒出現大波動,但是4月份整體價格也有明顯下跌。”卓創資訊生豬分析師張莉莉稱。
據卓創資訊監測,4月全國外三元出欄均價33.71元/公斤,環比降幅7.29%。終端需求始終不理想,重點企業月度平均開工率17.14%,較上一月下滑0.17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下降20.37個百分點。標豬供應量相對較少,但肥豬供應充足,在終端走貨疲軟的大環境下,生豬價格不斷下降。
五一小長假期間,雖然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消費市場獲得明顯提振,但生豬價格和需求并未見明顯起色。
搜豬網分析師馮永輝表示,近期市場總體仍在弱勢震蕩下跌,整體看全國近一半省份豬價已跌破30元/公斤,截至目前總體豬價已探低至30元/公斤關口附近。
5月11日,豬價結束多日連跌局面微幅反彈,多地豬價止跌回漲。11日全國瘦肉型豬出欄均價30.23元/公斤,較前一日的30.21元/公斤微漲0.02元/公斤;較去年同期14.61元/公斤上漲了15.62元/公斤。
豬價不斷下滑,對生豬養殖利潤帶來利空影響。
“據測算,4月生豬自繁自養盈利均值2293.65元/頭,環比降幅11.76%,同比漲幅1008.73%。而1~4月生豬自繁自養盈利均值2567.15元/頭,同比漲幅6824.4%。”卓創資訊分析師王亞男表示,養殖盈利下滑主要有兩點原因:一是生豬價格不斷下滑。4月肥豬消化緩慢,且有持續積壓現象,加之需求量低迷運行,生豬市場供大于求,豬價下滑。二是飼料價格持續上漲,玉米及豆粕價格不斷攀升,促使生豬飼料價格上漲,養殖成本不斷增加。據測算,4月生豬飼料均價2410.38元/噸,環比漲幅3.45%,同比漲幅12.7%。當月玉米及豆粕價格均呈上漲態勢,且漲幅較大,玉米均價1967.71元/噸,環比上漲5.5%;豆粕均價3081.99元/噸,環比上漲2.83%。
“二師兄”
為何飛不動了?
對于近段時間國內生豬價格持續下行的影響因素,溫氏股份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采訪時表示,一方面目前市場產能、產量較前期已略有提升,供應端有所改善,另一方面更重要的還是當前市場需求不振導致了豬價下滑。
王洋在接受采訪時也表示,雖然豬價持續下跌,但短期看價格波動幅度不會太大。目前市場供應肯定還是不足的,供給缺口依然很大。2月份以來生豬價格的下滑,一方面是市場上出欄的豬相比前期有一定回升,另一方面市場需求也有下滑。由于豬價持續處于高位,消費者會選擇性降低需求。但是從公司掌握的數據看,短時間供給的缺口依然恢復不了,各地也都還在補欄,想辦法把產能擴增上去。
“實際上生豬市場供應量的緩慢提升是符合行業前期預期的,但是由于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需求顯著下降,卻超出此前判斷。”張莉莉也表示,4、5月份本就是生豬消費淡季,進入夏季后,消費者對于肉制品的消費熱情也會較弱,加之疫情下企業、學校復工復學進度緩慢,消費市場難獲提升。而從供應端來看,隨著國內龍頭企業布局,北方地區生豬陸續出欄,這從仔豬近期供應量明顯增多和價格下滑就可以看出。
“受疫情影響,2月份國內仔豬價格一度達到歷史高點,但3月份以后隨著母豬補欄量增多,目前市場仔豬供應顯著提升。”她表示,從母豬補欄到仔豬出欄僅需1個月左右。隨著新補欄母豬逐步釋放產量,如今南方仔豬價格較高的地區一頭報價2000多元,東北地區價格已降至頭均1500元上下,山東地區價格也降至頭均1800元左右。
搜豬網分析認為,當前豬價下行局面的出現主要還是由于豬肉消費持續疲軟態勢疊加儲備凍肉的投放沖擊,導致生豬市場供大于求格局短時難有改觀,另外節后市場整體需求再度回落,屠宰企業減量大力壓價意向十分明顯,豬價連連下跌后養殖端對后市的信心受挫,整體出欄積極性提升,部分地區集中出欄現象明顯,短時豬源供應再度增加亦加劇了豬價的下跌。
三季度豬價仍有望回暖
國內豬價陰跌之時,海外市場由于疫情影響,已出現肉制品供應短缺局面。
據今日美國和美國“中西部調查報告中心”的追蹤,自疫情大流行以來,全美已有至少40家肉類屠宰場和加工廠停業。受此影響,美國每周肉制品產量同比下降36%,全國各地都出現現貨短缺現象。
“海外疫情導致大型屠宰企業停工,目前對國內生豬市場影響尚不明顯。”馮永輝指出,但停工最終會影響我國肉類產品進口,進口量減少無疑對國內市場是利好。不過他認為,即使美國企業發生新冠肺炎疫情,也不會完全停工停產,所以這種極端情況也是暫時的。后續海外市場的影響還需要觀察,如果確實出現長時間生產停滯減緩,肯定會造成產能縮減,對產業鏈打擊很大。
溫氏股份上述人士也認為,疫情下,海外凍品出口量減少,對我國出口量或會下降。但是由于進口體量相對小,對我國生豬養殖行業的影響不會太大。對于后期國內生豬價格走勢,他認為從需求的角度看,隨著國內疫情影響減弱,復工復學速度加快,豬肉消費需求有可能回升。而且從過往價格走勢看,每年5、6月份之后,豬肉價格將呈現回升態勢,因此預計6月份后,國內生豬市場或將回暖。
一生豬養殖上市公司負責人呂航(化名)也認為,進入三季度后國內生豬價格有望上行。他表示,由于受季節等多方面因素影響,每年三季度市場生豬供應量會有一波下降,所以6月份后肉價出現反彈的可能性較大。
王洋認為,春節后由于學校沒有開學,所以市場消費受限,加之由于節日囤貨,生豬消費傳統淡季在春節后。不過進入夏季,天氣炎熱,市場對于肉類消費也不旺盛,所以肉價回升的旺季在秋冬季。(趙黎昀)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