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用航空局于5月13日(星期三)舉行新聞發布會,民航局新聞發言人、相關司局主要負責人介紹民航4月安全生產運行情況、介紹《民航優化營商環境實施細則》、介紹《關于進一步優化貨運航線航班管理政策的通知》,并答記者問。
以下為文字實錄:
政策法規司司長顏明池:大家上午好!下面由我來介紹《民航優化營商環境實施細則》的有關內容。
首先是《細則》出臺的必要性。民航出臺優化營商環境實施細則,是民航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是國務院《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在民航領域的具體實施,是民航下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公平、開放市場環境的重要抓手。《細則》將近年來已經開展或正在推進的改革舉措以制度形式予以固化,將民航在疫情防控中對行業治理的探索和經驗進行總結提煉,為下一步民航放管服及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提供指引,明確工作原則、制度要求和工作方向,為進一步復制推廣行之有效的改革舉措提供了法律依據。《細則》的出臺,將全面提升民航放管服及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法治化水平,提升有關工作措施的系統化、規范化,增強改革舉措的權威性和法律約束力。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疫情防控形勢嚴峻的背景下,《細則》的出臺體現了民航局“刀刃向內”,優化民航營商環境的決心,對促進民航領域投資、吸引各類資本釋放積極信號。
其次是《細則》的主要內容。《細則》共六章47條,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內容:
一是明確管理責任和工作原則。《細則》要求民航有關行政機關加強對本部門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領導,建立工作機制,制定工作措施。《細則》提出了民航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應當堅持依法行政、公平公正、權責一致、廉潔高效的工作原則。此外,《細則》還專設了監督管理一章,對于民航有關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反《細則》規定、損害營商環境的行為,將嚴格追責。
二是維護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細則》圍繞民航市場主體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可能遇到的痛點難點問題,從市場準入、審批制度改革、行業資源使用等方面,對市場準入及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精簡優化審批、行政審批“證照分離”改革、市場主體需提供的“證明”事項清理、投資審批改革、平等使用民航時刻、航線等生產要素、平等對待市場主體等內容做了細化規定,維護良好的市場環境。
三是全面提升民航政務服務水平。《細則》圍繞打造公開、透明、高效的民航政務運行體系,從政務信息化、政務公開、政務規范化三個方面,對民航有關行政機關按照總體部署逐步實現政務事項網上辦理、政務數據信息互聯共享、電子證照及電子印章建設、政務服務標準化、政務信息公開等內容進行了細化規定。
四是加大營商環境法治保障力度。《細則》從市場主體參與政策制定、文件合法性審查、公平競爭審查、行業監管創新等方面對營商環境的法治保障手段作了全面規定。從源頭上避免民航各級行政機關出臺破壞市場環境的政策,并在信用監管、雙隨機監管、分級分類監管、行業監管系統建設、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普法責任等方面做了細化規定,為民航營商環境建設提供法治保障。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