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改革及注冊制落地“已聞樓梯響”

        中國經濟網 2020-05-15 09:22:52

        5月13日,深交所發布題為《努力讓市場有改革獲得感 深交所穩步推進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各項準備工作》的文章。

        深交所表示,將認真梳理和評估近300份關于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主要業務規則的反饋意見,尊重各方觀點,汲取市場智慧,在中國證監會的統籌指導下,平穩有序做好相關規則的修訂和完善工作,并加快制定下位配套業務通知、細則等,爭取早日正式發布實施。同時,按計劃穩步推進在審企業銜接、技術系統保障、中介機構培訓、風險防控、投資者宣傳教育等各項工作。

        5月份以來,深交所先后發布了兩份關于做好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技術準備的通知,并向市場發出了市場參與者技術系統變更指南,創業板改革及注冊制落地“已聞樓梯響”。

        努力讓市場有改革獲得感

        深交所有關負責人表示,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是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的一次重大探索,是對存量市場發展理念、監管思路、審核方式的一次深刻變革。既要把握好新舊制度銜接,在“無感”中推進市場改革,確保改革平穩落地;又要讓包括800多家上市公司、超過4500萬投資者在內的各參與主體在改革中“有感”,持續增強改革獲得感。

        深交所將繼續以開明的態度、透明的標準、嚴明的紀律,持續提高直接融資能力、提升監管效能、優化市場服務,攜手市場各方,形成改革合力,共同建設好創業板市場,為全市場注冊制改革積累經驗。

        一是守好定位,堅持優增量、穩存量,服務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支持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二是嚴懲造假,堅決打擊財務造假和欺詐發行等違法違規行為,維護市場紀律和秩序,把好入口和出口兩道關,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三是穩定預期,發揮引導合力,回應市場關切,凝聚改革共識,共同為改革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四是防范風險,加強工作作風建設,強化責任擔當意識,嚴守安全運行底線,對操作風險零容忍,確保創業板改革行穩致遠。

        注冊制落地“已聞樓梯響”

        日前,港交所發布公告稱,根據深交所相關通知要求,所有參與創業板交易的參與者,包括透過深港通北向交易買賣的參與者,應于6月底前完成相應技術準備,以進行擬定于7月份的市場測試。這也就意味著,如今距離創業板注冊制的落地越來越近了。

        據證監會副主席李超此前介紹,本輪創業板試點注冊制,充分借鑒并吸收了科創板試點注冊制成功的一些做法。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表示,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后,創業板及科創板在漲跌幅限制、注冊流程及融資融券等多個環節大體相同,從而可以借鑒科創板注冊制的一些測試流程。

        截至2020年4月份,創業板市場共有上市公司超過800家,上市公司總市值約7萬億元,占A股總市值比重超過10%,其中超過九成企業為高新技術企業,七成以上屬于戰略性新興產業。李湛表示,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將進一步提升資本市場對實體經濟的服務能力和效率,有助于完善直接融資體系和提升股權融資規模,降低宏觀杠桿率水平,增強企業應對風險挑戰的能力。

        創業板改革將重塑市場生態

        此次創業板試點注冊制改革涉及上市條件、注冊制度、配套改革等多個層面的制度安排,尤其上市標準的設定,是機構投資者的第一解讀重心。更加包容的上市條件、支持紅籌結構等企業上市等,都成為機構關注的亮點。

        申萬宏源證券分析師彭文玉詳細解析三檔上市標準:第一檔是基于創業板核準制下創業板上市標準第一條,刪除了最近兩年持續盈利的要求,但對最近兩年的累計凈利潤標準由1000萬元提高到了5000萬元。“這一標準預期更多適用于創業板注冊制定位中提到的與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深度融合的傳統企業。”第三檔標準僅對市值和營收做出了要求,這意味著虧損企業可選擇適用這一上市標準,但根據深交所的問答表態:未盈利企業上市標準一年內暫不實施,一年后再做評估。分析師認為,這更多是出于存量制度平穩銜接的考慮。

        海富通基金量化投資部投資經理石恒哲認為,隨著創業板改革的落地實施,科創板、創業板和新三板創新層將成為新經濟登陸資本市場的多層次陣營,共同肩負起培育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的重要使命。

        “創業板改革或將更為深遠地影響市場投資生態。”石恒哲進一步分析說,近幾年市場審美受公募基金影響較大,更偏好盈利能力強、質地優異的公司,市場已經呈現出較為明顯的分層,未來隨著改革推進,市場分層或更為明顯,考驗投資者的選股能力。另一方面,現存創業板上市公司中,新能源、醫療器械、生物醫藥等公司較多,受益于流動性改善、國家政策扶持等因素,這類公司未來或將表現更優,成為創業板改革浪潮中的“弄潮兒”。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