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顯示;私募瞄準科創新興主題 看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

        證券日報 2020-05-21 08:03:52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市場發展得到進一步明確,機構投資者也不甘錯失機遇。《證券日報》記者最近從多家私募機構處了解到,私募對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前景充滿了參與熱情,尤其是對其“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戰略定位充滿期待。

        毅達資本合伙人戴華坤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目前的政策導向來看,粵港澳大灣區將會以科技創新和新興產業為主旋律,對標和對接世界一流科技創新產業鏈,其間充滿巨大的投資機會。此外,大灣區有著深厚的傳統制造產業基礎和供應鏈,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創新領域也將存在很大的投資機會。

        大灣區更需要金融創新支持

        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定位是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為此,金融支持必不可少,鑒于粵港澳大灣區所處區域的特殊性,所需要的金融支持也具有一定特色,并非依靠傳統的金融支持就能有效提供。

        星石投資首席研究官方磊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大灣區的特殊性之一在于制度設立,是全球唯一同時具有兩種制度、三種貨幣、四個核心城市的灣區城市群,涉及中國香港、中國澳門與內地城市之間的跨境合作,傳統金融可能無法解決跨境資源的融合利用問題。

        方磊認為,大灣區定位的行業也比較特殊,主要面向產業轉型升級和科技產業,目前以間接融資為主的金融體系,與科技創新所需要的以直接融資為主的融資體系并不是非常匹配。因此,需要在制度層面做出安排,便于金融更好地支持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和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科技創新能力最強,也是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戴華坤表示,大灣區將為中國的全面金融開放作出新嘗試、新布局,向國際市場表明中國繼續加大對外開放的決心。

        “在當前國內經濟現狀下,粵港澳大灣區的金融市場發展有助于給面臨融資困境的各類企業和金融機構提供更便捷的融資、募資渠道。”戴華坤表示,既可解決港澳地區豐富的資金出口需求,又可為境內實體企業復工復產提供直接的融資需求入口,對恢復經濟、改善民生意義重大。

        “在這次新增的諸多試點創新政策中,包括開展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跨境投資試點,以及試點證券期貨經營機構跨境業務、研究設立廣州期貨交易所等,都將有很大投資機會。”方磊稱,大灣區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強化金融行業改革力度,部分金融領域的頭部企業有望受益。同時,代表產業升級方向的硬科技有望受益于精準的投融資支持。

        私募瞄準大灣區投資契機

        截至目前,從政策導向來看,大灣區的建設目標是成為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這就決定了,大灣區的金融支持將以互聯互通、打造國際金融樞紐中心為主。《證券日報》記者此次采訪的私募機構,普遍對大灣區潛在的投資機會表現出樂觀預期。

        戴華坤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科技創新和新興產業將是大灣區未來發展的主旋律,對標和對接世界一流科技創新產業鏈,投資機會巨大。“大灣區有著深厚的傳統制造產業基礎和供應鏈,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創新技術,對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降成本增效益提供助力,會創造新的價值,帶來很好的投資機會。”

        方磊也表達了類似觀點。方磊認為,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我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重要一步。配合創業板注冊制改革,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功能提升,將推動我國金融供給側改革進一步深化,加大粵港澳地區資本市場改革力度,將為本土科創企業提供更加便利的融資支持。

        戴華坤還表示,當前政策面支持內地PE基金進行境外投資,豐富了內地PE的可選標的。同時,利用中國香港金融平臺實現境內項目赴港上市等方式,拓寬了投資項目的退出渠道,還解決了資金流和項目流的瓶頸問題,這對私募股權機構的募資和投資都是極大的利好。

        《證券日報》記者獲悉,早在2018年,毅達資本就前瞻性地成立廣東毅達匯順投資公司,重點把握大灣區建設的歷史機遇。該公司借助當地團隊的豐富資源優勢和專業水平,協助創新創業企業走向資本市場,積極支持和參與大灣區建設和國家發展大局,在大數據、人工智能、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產業等板塊加強布局。

        前海龍門資管總經理李映宏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作為二級市場機構投資者,一直重視和看好粵港澳大灣區的投資機會。“粵港澳大灣區本身就具有極為深厚的歷史積淀,擁有中國乃至全球最集中的上市公司群體。這些上市公司分布在各行各業,尤其是在高科技和高端制造業領域存在優勢,可以通過充分、認真、深入的研究找到大量投資機會。”

        雷根基金總經理李金龍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二級市場相關股票標的可能會有一輪行情。但李金龍同時提醒投資者,因為粵港澳概念已經反復炒作,預計未來上漲的幅度和持續性不會特別強。(王寧)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