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將于今日拉開帷幕。中國網財經記者獲悉,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太保壽險上海分公司副總經理周燕芳今年共帶來5份議案,其中一份是《關于在上海運用自由貿易賬戶試點跨境人民幣保險的建議》。
周燕芳表示,近年來,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逐步改善,關注自身健康保障的群體人數逐漸上升。越來越多的人群對醫療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跨境醫療需求正在增加。例如,發生重大疾病時,當境外有最新的醫療技術或者剛研發的新藥品,患者希望能夠在全球范圍內獲得最好的治療。然而,此類境外治療動輒超出10萬美元,而根據目前的外匯政策,每人每年購匯額度只有5萬美元,不能有效解決就醫的外匯需求。客戶即使在境內購買了充足的疾病保險,所獲得的理賠款也不能用于支付境外醫療費用。從近幾年的數據看,不少內地客戶前往香港購買美元保險,也說明確實有不少客戶在為未來的境外醫療行為未雨綢繆。中國保險市場產品供給有待于進一步豐富。
央行等八部委聯合印發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出上海將進一步加大金融改革創新力度,完善自貿試驗區新片區金融領域方案,增強自由貿易賬戶功能。
周燕芳建議,在上海地區推動開展跨境人民幣保險業務試點,通過自由貿易賬戶實現保險資金跨境流動,以滿足客戶境外醫療保障需求。
第一,允許創新開發跨境人民幣保險。
改產品主要創新點為保險公司可以利用自由貿易賬戶功能,通過離岸市場將人民幣換成外幣在境外投資,使得產品具備外幣理賠功能,客戶可選擇按照當時的匯率將人民幣賠款兌換為外幣,以滿足客戶在海外發生事故時對外幣醫療支出的需求。
第二,出臺在上海試點跨境人民幣保險的指導意見。
跨境人民幣保險的創新和推出需要得到央行和市政府相關政策支持及指導。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應就如何利用自貿區政策優勢及自由貿易賬戶功能,開發創新型保險產品提供指導意見,盡快推動跨境人民幣保險在上海的創新試點,為全國金融業改革創新積累經驗。
第三,提供相應外匯管理政策支持。
建議允許壽險公司試點經營涉及長期外匯管理相關的保險業務,允許壽險公司通過自由貿易賬戶在離岸市場換成相應的外幣投資到海外市場或境外人民幣市場,獲得與風險相匹配的保障收益,該業務資金管理金額應當不受公司的QDII額度限制。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