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汽車王鳳英表示:加強氫能產業化頂層設計 促進產業由大變強

        證券時報網 2020-05-22 09:53:06

        “今年兩會我提出的議案建議主要圍繞中國汽車高質量發展和全球化路徑等問題展開。”5月20日,全國人大代表、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第13次走進兩會現場的她,基于對汽車行業的多年深耕和深度調研,在今年的兩會中共提出了五項議案建議,重點關注了中國汽車產業小型電動車的發展、氫能源產業發展、中國汽車“走出去”、機動車智能檢測和汽車消費信息整合升級中的突出問題。與此同時,她還與全國人大代表、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聯名提交了《關于將車輛購置稅由中央稅改為中央地方共享稅的建議》。

        王鳳英告訴記者,提出上述建議最核心的目的在于推動中國汽車產業的創新與高效發展。在她看來,在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中國汽車企業有必要進一步參與國際化競爭。“走出去”是中國車企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更是國家建設制造強國的戰略需要。

        氫能產業化

        氫能和燃料電池,不僅是過去一段時間的投資熱點,還是政策聚焦、產業力推的重點。在去年的全國兩會中,王鳳英就曾建議要加快氫能源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產業均衡發展。今年,她的議案建議再次聚焦氫能的發展。

        她表示,雖然我國的氫能產業化已在提速中,但仍存在基礎設施滯后,產業鏈發展不均、不完善等問題。同時,我國氫能產業在基礎研究、核心材料、關鍵部件、制造工藝等方面還落后于國際先進水平,氫能產業鏈、標準和法規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在她看來,這些現狀均制約了我國氫能的產業發展,也延緩了氫能商業化的普及,因此亟需國家頂層設計規劃和政策引導,以解決氫能產業鏈中存在的問題。

        基于這樣的背景,王鳳英提出了5條具體的建議:政府引導加大氫燃料電池基礎科研投入,突破核心材料和關鍵部件的技術瓶頸,促進產品國產化;鼓勵、推動各地因地制宜開展氫能示范應用,鼓勵地方政府創新激勵方式,推動大規模產業集群的形成;通過政策引導社會資本投入,鼓勵能源企業牽頭建立穩定、便利、低成本的氫能供應體系;完善標準法規建設,加快氫氣納入能源管理體系后的管理細則制定;制定國家級頂層氫能規劃,合理規劃加氫站,制定長期穩定的燃料電池汽車發展政策。

        王鳳英表示,當前,我國在國家戰略層面已經明確將氫能作為能源架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將燃料電池汽車定位為我國汽車產業發展的主流方向之一。但具體到燃料電池汽車領域,仍有待加大投資和支持力度。從宏觀層面加強頂層設計和支持,將給產業鏈的各參與主體注入較為強大的信心,也利好產業發展。

        推進制定中國汽車

        近年來,各大中國品牌車企均在加緊走出去的步伐,長城汽車在拓展全球市場方面更是進展顯著。

        “世界各汽車強國的發展實踐已經證明:‘走出去’是中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是中國搶占新一輪科技革命制高點的重要途徑,更是建設制造強國的重要支撐。”王鳳英認為,尤其是在新形勢下,“一帶一路”倡議已為中國車企的“走出去”提供了巨大的機遇。

        不過,她強調,結合此前長城汽車的出海經驗可知,目前中國車企“走出去”仍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這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很多問題的解決還是需要國家從頂層設計上予以支持。

        記者注意到,根據中國國際商會發布的《“一帶一路”中國汽車企業“海外競爭力”藍皮書》顯示,過去十年中國汽車產業的貿易競爭優勢指數均為負數且長期低于-0.5,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中國汽車企業在海外市場仍存在一定的競爭劣勢。

        實際上,在2019年的全國兩會中,王鳳英就曾對加強中國企業海外發展的安全保障機制提出過呼吁和建議。2020年,結合中國車企出海的新形勢,她提出了以下建議:包括制定中國汽車“走出去”國家戰略,推動汽車強國建設;引導新能源汽車出口新增長點,強化對出口企業的管理;建立汽車質量品牌評價體系,加強品牌培育;搭建“一帶一路”綜合服務平臺,護航企業“出海”;優化跨境金融政策支持,加大對汽車企業“走出去”的金融支持力度;建立健全風險防控和權益保障機制,保護中國汽車企業利益。

        王鳳英認為,從頂層設計上對中國車企予以支持,盡快制定中國汽車“走出去”國家戰略,明確中國汽車產業全球化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戰略目標、戰略任務、保障措施等內容,更有利于加快中國車企的出海進程,改善中國車企的國際化競爭環境,從而促進產業由大變強。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