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燕芳表示:建議設立專業科創保險公司,在自貿試驗區試行

        國際金融報 2020-05-22 10:05:31

        “服務科創”是上海銀行業保險業服務實體經濟的切入口和關鍵。現階段,保險業已經完成了百余個重點創新項目的承保。除此之外,保險業還能為上海科創中心建設做些什么?

        全國兩會召開前夕,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太保壽險上海分公司副總經理周燕芳在接受《國際金融報》等媒體采訪時表示:“作為科技創新的重要主體,科創企業普遍存在資金層面籌融資難、無形資產保障缺失、專業人員風險大保障低、科技成果轉化難等痛點,建議支持鼓勵符合條件的金融主體設立專業科創保險公司,可在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

        “科創企業存在融資難等痛點”

        《國際金融報》:作為科技創新重要主體,科創企業經營面臨哪些風險和不確定性?

        周燕芳: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科技創新,作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并發布了《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等政策文件。今年1月,上海出臺《上海市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條例》,為上海科創中心建設提供法治保障。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強化戰略科技力量,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的支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然而,作為科技創新的重要主體,科創企業普遍存在資金層面籌融資難、無形資產保障缺失、專業人員風險大保障低、科技成果轉化難等痛點。

        在資金層面,保障程度低、保障方式單一。一方面,科創產業輕資產的結構、以及新興領域發展的不確定性,難以滿足現有的銀行融資征信標準。另一方面,現有信用風險分散機制難以有效解決科創產業的困境,受益面較窄且保障程度低。

        在資產層面,專業程度低、服務能力弱。科創企業的資產大多數是無形資產,面臨的主要是無形風險,如責任風險、網絡安全風險、研發失敗風險等,此類風險不僅測定難度高,預防及修復服務的專業度和復雜度也遠高于傳統行業。

        在人員層面,保障程度低、針對性保障少。目前科技企業的核心人才非常欠缺,人才市場爭奪激烈,完善的健康保障制度受到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視,市場上缺乏針對科技領域核心工作者的專屬保障產品。

        在商業層面,保障缺位,未建立服務生態。科創企業普遍存在成果轉化難的問題,尤其是科技型中小型企業,缺乏市場經驗,在應用場景的切入、客戶資源的開發、政策對接及資源共享等方面有迫切的服務需求,目前行業內還缺乏相關的資源整合平臺提供專業服務解決科創企業痛點。

        “保險可提供全生命周期風險解決方案”

        《國際金融報》:保險在上海科創中心建設中可以發揮哪些作用?

        周燕芳:國際經驗和國內實踐證明,不確定性更高、風險更大的科研產業更需要充分的金融安排。《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中便強調“加快發展科技保險,推進專利保險試點”。

        圍繞科技研發的全生命周期,保險可以提供周密而全面的風險解決方案,保障科技創新與研發得以順利推進和落地。同時,通過配合政府承接相關職能轉變,保險可以通過市場化手段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引導社會資金投向基礎、前沿及公益性研究,充分發揮資金杠桿效應,擴大財政資金支持范圍,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為完善科技和金融結合機制,充分發揮金融創新對科技創新的助推作用,需要探索發展新型科技金融服務組織和服務模式,建立適應創新鏈需求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

        由于科創行業的風險特殊性,保險公司在風險識別、風險定價及風險管理上都面臨較大困難,保險公司提供廣覆蓋全方位保障的意愿有限,傳統保險公司的服務能力有限。而專業科創保險公司可致力于為科研企業、研究院所及高校等主體的基礎研究、應用開發、成果轉化、產業發展等各環節提供全生命周期全方位的風險保障和專業服務,增強保險服務科技創新的功能,充分發揮金融創新對科技創新的助推作用。

        設立專業科創保險公司作為重要的機制體制創新,對轉變政府科技管理職能,吸引市場資金發揮杠桿撬動作用,引導科技創新資源配置合理配置,加快創新成果轉化應用,形成完整的金融支持科創體系具有關鍵作用和重要意義。

        “支持鼓勵符合條件的金融主體設立專業科創保險公司”

        《國際金融報》:關于建議設立專業科創保險公司,有什么更具體的做法?

        周燕芳:建議支持鼓勵符合條件的金融主體設立專業科創保險公司,可以在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我國科創行業保險需求巨大,應建立完善多元化的經營主體,并積極探索發展多種形式的科創保險組織。通過政府推動、政策支持、商業化運作的經營模式,不斷提高科創保險的經營管理水平。

        同時,健全科技保險的管理體系,建立政企合作機制,搭建科創服務平臺。適時建立統一領導的科技風險管理機構,統籌全國科技保險發展,加強對科技保險風險的研究,打破信息壁壘,整合各方資源,為保險產品定價提供統一數據平臺。在地方層面,建立以政府牽頭,科委部門、保險機構等多方聯動作合作平臺,將風險補償機制與科技服務機制有機結合,建立科技保險可持續發展的機制。

        構建“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科創風險多層分散機制也很重要。構建商業再保險、資本市場資金和國家財政救助相結合的多層級大災風險分擔機制。充分調動國內外再保險公司的積極性,積極利用再保險機制分散風險,同時創新風險分散機制,引導和吸引資本市場資金參與到大災風險分散中,并通過政府轉移支付商業化運作形成損失共擔機制轉移風險。

        此外,建議給予稅收優惠和完善財政補貼辦法,加大科創企業投保積極性。將科創保險保費納入企業稅前扣除的范圍,鼓勵企業參與投保。完善財政補貼辦法,加大財政補貼分擔比例,實行適度差異化的補貼方式,改進研究項目資金的使用方式,將部分補貼資金轉化為保險保費補貼。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