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集團李曉鵬表示:建議盡快建立統一的社會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

        證券時報 2020-05-25 09:16:22

        長期護理保險是解決高齡、失能、失智老年人長期護理難題的重要方式。2016年以來,我國在部分城市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光大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曉鵬提出,建議及時總結經驗,完善頂層設計,盡快建立統一的社會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緩解養老難、養老貴問題。

        李曉鵬在提案中稱,2016年6月,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發布《關于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提出力爭在2020年之前,基本形成適應我國社會發展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政策框架。3年多以來,15個城市的試點,為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建立積累了不少經驗,不過也發現一些問題。

        一是社會化長期護理需求與日俱增,長期護理服務供給短缺,供需之間存在較大缺口。二是由于缺少頂層設計,地方政策的隨意性較大,試點效果不理想。三是一些試點城市因財力有限、投入不足,長護險制度保障能力相對有限,賠付金額與實際護理成本之間差距較大。四是配套缺失,養老企業難以制定可復制的商業模式,不利于養老企業連鎖化經營、標準化管理,最終導致各方參與意愿降低,養老生態體系建設滯后。

        針對上述問題,李曉鵬提出五方面建議。

        一是加快頂層制度設計。

        建議堅持社會性為主、商業型為輔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框架,遵循自上而下的社會保障制度建設規律,推廣全國統一的社會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一是將社會性長期護理保險納入《社會保險法》,從法律層面明確制度的地位。二是統一制定各項標準與細則,改變試點制度碎片化、隨意化的現狀。三是明確牽頭部門,統籌金融、醫療、民政與社保基金等各方力量,建立組織協調機制。

        二是建立多元籌資渠道。

        建議在社會保障框架下,制定獨立的社會性長期護理保險籌資渠道。綜合挖掘各級財政補貼、單位繳費、個人繳費、社會捐助、慈善捐助、福彩資助等多元化籌資渠道。針對長期護理保險參保人制定個人稅收遞延政策,加大個人繳費優惠力度,保證社會性長期護理保險資金來源穩定。

        三是重點培育配套市場體系。

        建議以社會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為引導,通過政策傾斜引導更多資源投入養老事業。鼓勵保險公司經辦社會性長期護理保險業務,引導其向社會提供多樣化的商業護理險產品,逐步建立多層次護理保險體系。支持大型“保險+養老+醫療”綜合體企業的發展,發揮規模經濟、范圍經濟效應,有效降低養老成本,促進養老護理配套市場體系健康發展。

        四是加大人才培養與科技投入。

        建議大力培養相關專業人員,為制度執行提供人力資源保障。引導護理服務機構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完善的智慧養老服務體系,鼓勵通過科技手段輔助提升老年人自理能力。以線上智能評估、智能規劃等科技手段,提高制度運行的效率。

        五是協調資源聯動形成合力。

        社會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涉及養老問題的全鏈條、全過程,未來推進中,建議做好各項資源的協調聯動。政府方面,要強化民政、衛生健康、社保、金融管理部門間的聯動;市場方面,鼓勵養老機構、保險公司整合資源,加強協作。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