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期現貨市場今年同步開啟了上漲模式 實現了“V”型轉身

        期貨日報 2020-05-26 09:58:21

        自4月底以來,玻璃期現貨市場同步開啟了上漲模式,實現了“V”型轉身。昨日,玻璃期貨2009合約更是大漲3.93%,尾盤一度觸及漲停。

        面對這一漲勢,玻璃企業也露出久違的笑容。后疫情時代,玻璃行業的“春天”要來了嗎?河北望美實業集團期貨部負責人霍東凱告訴期貨日報記者,玻璃期貨昨日盤中觸及漲停是對玻璃現貨價格探底止跌的反映,提前走出了強修復路線。

        分析人士認為,玻璃期貨主力合約大漲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近期包括沙河地區在內的全國范圍內玻璃現貨價格的上漲,二是沙河地區產能持續縮減。

        據期貨日報記者了解,近期,玻璃現貨市場較為強勢,從兩大玻璃主產區的價格來看,湖北玻璃價格從1200元/噸升至1400元/噸,上漲200元/噸,而沙河地區也從1250元/噸上漲到了1400元/噸左右。其他玻璃產區的價格也有較大幅度的回升。

        “一方面,4—5月,玻璃存量訂單開始集中執行;另一方面,貿易商和終端廠家囤貨熱情不減,湖北、河北地區銷往江浙地區的套利空間一直存在。這些因素支撐了玻璃現貨價格的上漲和廠家庫存的持續下降。”國泰君安期貨能化商品首席研究員張馳告訴期貨日報記者,湖北的確玻璃廠商低價外銷,去庫速度加快,全國其他玻璃產區出貨也較為順暢。

        據霍東凱介紹,上周末沙河地區及湖北地區的玻璃廠商均漲價40元/噸,且此次漲價屬于正常的漲價去庫存節奏,相對來說漲價節奏比往常快,廠商通過調整現貨價格來加速下游提貨,從而達到去庫存的目的。

        “隨著玻璃期貨價格大幅度上漲,現貨價格也接連向上調整,可以看到每次現貨價格的調整幾乎都能帶動期貨價格的上漲,期現貨市場攜手上漲。”霍東凱如是說。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需求受阻,玻璃價格不斷下降,導致一些成本較高的玻璃廠商虧損,現金流壓力下一些玻璃生產線被迫退出,加上沙河地區環保政策的影響,玻璃產能有所收縮。據了解,沙河地區的玻璃產能較去年同期減少了33%。隨著疫情的逐漸轉好,需求逐步釋放,供應端的產能縮減使玻璃產業開始去庫存,玻璃價格不斷回調。

        在鄭商所高級分析師陳毅看來,目前玻璃的強勢,主要動力有兩個:一是2020年以來玻璃價格持續回調,之前價格虛高、高庫存的問題得以解決,因而當前價格比較真實,一旦需求回升,出現產不及需的情況,價格上漲成為必然;二是低價、低庫存背景下,需求不斷增加,玻璃廠商前期的資金、庫存壓力得到有效緩解,在價格方面擁有了更多的話語權,推動價格上漲。

        值得注意的是,據期貨日報記者了解,在沙河產能減少以及廠家提價的帶動下,下游玻璃廠家補庫積極性提升,貿易商及加工企業備貨意愿增加,前期高庫存的現象有所緩解。不過,就目前來看,全國玻璃庫存仍處于高位,在買漲不買跌的市場心態下,生產企業庫存會加速去化。市場人士認為,后期玻璃價格能否持續上漲還需密切關注玻璃產業復產及新增產能情況,以及需求端是否能持續向好。

        招商期貨分析師呂杰認為,目前玻璃市場已經啟動了去庫存周期,短期玻璃價格或將偏強運行。不過,有市場人士提醒投資者注意,這種良好的出貨情況已經有不協調的信號出現。張馳告訴期貨日報記者,近期華南地區玻璃價格提漲無力,成交趨緩。此外,近一段時間以來,玻璃產業鏈下游囤貨熱情偏高,而6—7月玻璃產業將進入需求淡季,現貨成交將會走弱。當前玻璃期貨2009合約較現貨價格高出100元/噸,超前透支了旺季預期,投資者應理性看待市場,謹慎投資。

        關鍵詞: 玻璃期現貨市場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