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綱采訪時表示;小微金融債發行完成全年目標八成 大中型銀行占比提升

        21世紀經濟報道 2020-05-28 10:31:23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日前接受采訪時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人民銀行創新貨幣政策工具,通過貨幣信貸政策的結構化、精準化,縮短貨幣政策的傳導鏈條,提高企業融資的“直達性”。其中,措施之一為支持金融機構2020年發行小微專項金融債券3000億元,專門用于發放小微企業貸款。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發現,截至5月27日小微專項金融債券已發行2482.8億,已完成目標任務的83%。具體看,月均發行規模約500億,按此計算全年3000億的發行目標能夠超額完成。

        回溯來看,2018年以來小微金融債發行規模快速增長,年發行規模均在2000億以上,逐漸成為商業銀行常態化的融資渠道。今年增速更為迅猛,前5月發行規模已是去年全年的1.2倍。相比往年而言,今年以股份行、國有大行為代表的大中型銀行小微金融債發行規模增加,占比也在提升。

        安信證券固收分析師池光勝表示,從總量層面看,小微金融債發行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從結構上看,在信用分層背景下,小微金融債發行主要以綜合經營狀況較好的股份行和城商行為主,評級較低的城商行和農商行發行難度較大、融資成本相對較高,可能需要更多的針對性政策呵護。

        東方金誠首席金融分析師徐承遠稱,小微金融債發展空間巨大,未來其發行可能會加速。隨著國內貨幣政策寬松空間打開,小微金融債發行成本有望進一步降低,這有利于激發銀行發行小微金融債的熱情。

        發行規模創新高

        小微金融債是指商業銀行發行的、募集資金專項用于小微企業貸款的金融債券。與商業銀行普通金融債償還次序一樣,小微金融債償還次序優先于商業銀行次級債和混合資本債。

        2011年,原銀監會下發相關通知,對小微企業專項金融債的發行提出了具體要求。當年12月,首只小微金融債——興業銀行2011年第一期小企業貸款專項金融債(11興業01)成功發行,發行總額300億元,募集資金用途明確為“專項用于小企業貸款”。

        從發行規模來看,2012年-2017年間波動較大,2012年發行規模超過1500億,但2017年不足500億。不過2018年后規模穩步上升,當年發行規模達到2151億,2019年為2048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5月27日今年小微專項金融債券已發行2482.8億,超過去年全年的規模,創出歷史新高。

        池光勝分析稱,2018年以來中央政策對于小微金融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監管層也針對性放松小微金融債發行條件,使得小微金融債融資規模快速增長。

        “隨著利率市場化進程的深入推進,特別是近幾年金融脫媒現象凸顯,銀行儲蓄資金占比不斷降低。若繼續依賴普通存款支持小微企業發展,銀行資金來源必將受到較大約束。”浙江地區某農商行人士表示,“發行小微金融債,能變被動負債為主動負債,實現負債多元化的同時降低存款依賴度,有利于拓寬資金來源。”

        從往年來看,小微金融債主要由農商行、城商行等小型銀行發行,國有大行發行很少。其原因可能是,國有大行更容易獲取存款資金,發行小微金融債補充負債端的必要性不大。此外,從資金成本角度考慮,小微金融債籌資成本相對較高,對于國有行也不具備優勢。

        但今年以股份行、國有大行為代表的大中型銀行小微金融債發行規模增加,占比也在提升。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27日今年大中型銀行發行小微金融債1650億,相比去年全年增加450億;占比為66%,相比上年提升8個百分點。其中農業銀行首度發行該類債券。

        分析來看,近年國有大行小微普惠貸款投放規模迅速增加,亦需相關資金匹配。政府工作報告要求,今年大型商業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要高于40%。

        這一目標增速相比去年提高10個百分點。

        “2020年是我國實施普惠金融發展五年規劃的最后一年。疫情發生后,我國中小微企業面臨較大困難,加快發展普惠金融、加強對中小微企業服務,更具重要性和緊迫性。”新網銀行首席研究員董希淼稱。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發行中,部分銀行在發行小微金融債時明確表示,著重將資金投入受疫情影響的企業。如上述農業銀行發行的200億小微金融債將全部用于湖北、浙江、廣東、河南等受疫情影響嚴重地區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發放,支持小微企業復工復產。

        發行利率持續下行

        “當前商業銀行的負債期限與小微企業的資金需求期限并不匹配,這加大了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壓力。” 前述農商行人士稱。

        該人士進一步表示,小微金融債的期限較長,屬于穩定的中長期負債來源,通過發行金融債建立和鞏固中長期市場融資機制,能夠強化資金來源的穩定性,拉長負債期限,實現負債與小微企業資金需求的期限匹配。

        從發行期限來看,小微金融債發行期限以3年、5年為主。從發行利率來看,2018年二季度以來,小微金融債發行票面利率趨勢性下行。其原因在于,這期間央行多次降準降息帶動市場利率下行,發債利率也跟隨下調。

        例如,長沙銀行2019年11月發行的3年期“19長沙銀行小微債01”票面利率為3.64%,今年2月發行的同期限的“20長沙銀行小微債01”為3.06%,相比此前下降了58BP。

        近期在疫情沖擊下,央行和銀保監會多次強調要加大銀行小微金融債發行力度。如2月26日,銀保監會在通氣會上表示,將會同央行研究增加支小再貸款和加大銀行小微金融債發行力度,以引導銀行增強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易綱此次專訪則將小微金融債納入“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范疇,小微金融債的重要性更加凸顯。

        池光勝認為,相比于2019年末36.9萬億規模的小微企業貸款余額,當前小微金融債存量規模4837億元,占比僅1.3%,總量層面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