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全國完成快遞業務量同比上升32.1%,已經恢復到疫情前正常水平。
分析認為,疫情短期沖擊加速提升網購滲透率,同時隨著農產品加速線上銷售、工業品物流推進,2020年快遞行業仍有望保持較快增長。
尤其是二季度,快遞行業需求潛力持續得到釋放,景氣度逐漸穩定在較高區間,在板塊整體盈利迎來修復同時,也是年內較好配置“窗口期”。
快遞量已恢復至疫前水平
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受新冠疫情影響,1-4月社零總額同比下降16.2%,而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8.6%,實物網購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升至24.1%,較2019年底提升3.4個百分點。
網購市場的高景氣帶動快遞行業迅速發展。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1-4月快遞行業累計業務量增速11.5%,尤其3-4月快遞行業全面復工復產后,行業單月業務量增速分別為23%、32%。全國每日快遞量超過2億件,已經恢復到疫情前正常水平。
單看4月份,全國完成快遞業務量65億件,同比上升32.1%。從上市公司角度看,順豐控股、韻達股份、申通快遞、圓通速遞分別完成快遞量為6.1、11.5、6.8、9.4億件,同比增速分別為88.0%、45.2%、31.6%、40.9%,均出現較為明顯的改善。
西南證券分析師陳照林認為,疫情短期沖擊讓居民消費方式向線上轉移,加速網購滲透率提升的長期趨勢,5月份行業件量增速料將維持在30%以上,預計規模優勢更強的龍頭公司盈利將率先恢復,行業二季度利潤環比改善可期。
與此同時,分析人士指出,4月,快遞行業綜合單價達到11.10元/票,同比去年下滑0.95元/票。隨著行業需求大幅度超預期,以往淡季供需不平衡的狀況將得到緩解,疊加高速公路通行費的重新加收,行業價格環比大概率也將恢復。
2020年快遞量增速或為19%
2020年快遞行業需求增長的動力有哪些?
社會零售持續線上滲透是快遞行業快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尤其是今年疫情中“宅經濟”讓直播“帶貨”興起,或讓快遞需求迎來井噴。據艾媒咨詢報告,今年直播電商成交總額有望同比增長100%至9610億元,由于直播“帶貨”商品客單價低,對快遞需求拉動效應將更大。
中信證券分析師劉正表示,去年社零商品電商滲透率23%,存量消費向線上轉移仍有潛力,今年理論估算還有1倍提升空間。
與此同時,數據顯示,農產品快遞件量占行業總需求約10%,目前電商滲透率僅21%,未來增長潛力大,而且客單價僅為電商平均客單價的1/3,農產品加速線上銷售短中期對快遞需求拉動作用也將比較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快遞”連續第七年寫入政府工作報告。5月22日,在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支持電商、快遞進農村,拓展農村消費。”自2014年起,“促進物流配送、快遞業和網絡購物發展”“健全農村流通網絡,支持電商和快遞發展”等多次被重點提及,重點關注快遞下沉市場發展。
此外,我國正在加速推進工業品物流快遞化進程,據中信證券測算,2018年工業品物流總額257萬億元,而快遞主戰場單位及居民物品物流總額規模僅7萬億元,若工業品物流市場中快遞滲透率可提升至20%,假設客單價1000元,則可以產生約500億件快遞需求。
考慮到新冠疫情影響,安信證券預計,2020年快遞行業業務量規模達756億件,同比增長19%,依舊能保持較快增長。
快遞板塊迎配置“窗口期”
在疫情驅動消費加速線上滲透、電商平臺加大補貼力度、直播電商興起等因素推動下,快遞需求自3月以來加速恢復。業內機構預計,二季度或是快遞行業近幾年景氣度最高的一個季度,板塊將迎來年內較好配置時機。
天風證券分析師黃盈認為,快遞板塊將會迎來板塊性的估值修復。一是疫情慣性導致線下的消費需求被擠壓至線上,促進線上零售和快遞業務量以非常態的方式增長;二是隨著需求超預期與高速公路免費政策的取消,疊加6月電商活動再迎旺季,需求的穩定有望帶來價格的環比回升,釋放快遞利潤空間;三是需求走強,規模效應帶來快遞企業走向規模經濟最優點,利好二季度的成本下降。
中國銀河證券交運行業分析師王婷表示,進入5月份,快遞業基本完成復工復產,行業需求潛力持續得到釋放,景氣度逐漸穩定在較高區間,行業或將繼續具備板塊性機會,有望進一步走強。同時,考慮到行業集中度仍處于上升通道,頭部公司在份額競爭中優勢地位穩固,繼續看好一線龍頭的投資機會。
安信證券分析師明興表示,快遞需求主要依靠C端內需消費,受疫情影響較小,當前快遞需求已經恢復常態增長,在電商網購的持續推動下,快遞行業增速有望保持較高增長。相比之下,近期美股中通快遞市值已創新高,看好國內快遞板塊估值修復。推薦件量增速領先的韻達股份和中通快遞,以及利潤核心業務時效件保持較快增長、電商特惠件穩健放量的順豐控股。
聲明:新華財經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閆鵬)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