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宮大街居民搬走后,原有房屋怎么辦?負責人:主旨在改善民生

        北京晚報 2020-06-09 13:05:19

        繼去年整條街面完成環境綜合整治提升后,今年,雍和宮大街繼續精細化治理。眼下,坐落大街兩側的4座試點四合院啟動申請式退租,本月20日簽約期結束后,就將著手啟動恢復性修繕,讓古都風貌流淌至城市細胞。

        四個四合院首批試點

        雍和宮大街全長1130米,呈魚骨狀,兩側坐落著105個平房院落,雍和宮、國子監、孔廟等國家級文保單位皆分布于此,堪稱老北京文化的活化石。

        2018年4月至2019年9月,東城區對雍和宮大街進行環境綜合整治提升:臨街建筑面貌一新,古樸四合院、民國風、新中式建筑風格各異,居民、游人漫步紅墻綠蔭,觸摸著歷史文脈,整條大街散發出“慢街素院、儒風禪韻、賢居雅巷、文旅客廳”的古都風韻。

        如果說街巷是城市的毛細血管,那坐落兩側的四合院則是城市的細胞。朱漆大門、青磚灰瓦,推門進去,院子里的景象卻與外觀有著云泥之別:100平方米的四合院,擠擠挨挨住著近10戶人家,1米寬的過道兩旁,雜物亂堆、雜草叢生,再往里走,七拐八拐,沿路遍布著10平方米的小屋子,有的是磚混的、有的則是簡易棚搭的,隔著屋與屋的間隙,才能望見一點青磚灰瓦。

        近兩年,老城保護由街巷整治逐漸向街區更新發展,從“面兒”到“里兒”深化,由街巷向兩邊拓展、向院落延伸。去年12月30日,東城區選取雍和宮大街47、51、55、123號四個院為首批試點,運用本市針對核心區歷史文化街區平房直管公房的創新政策,啟動申請式退租,旨在改善民生、恢復老城風貌。

        申請式退租改善民生

        申請式退租是個新鮮事兒,指的是住在平房區直管公房的居民可以按照個人意愿,退還房屋使用權,并獲得補償及安置。與騰退不同,這意味著住戶不用等到整院騰退,就可以實現居住條件的改善。

        受今年疫情影響,這四個院落的申請式退租簽約期延后至4月20日至6月20日,在這兩個月內,四個院落的36戶承租戶可自愿決定去留。截至6月5日,共有23戶居民簽訂退租協議,其中15戶獲得貨幣補償,8戶申請了共有產權房。

        下半年進行恢復性修建

        居民搬走后,原有房屋怎么辦?“申請式退租的主旨是改善民生,所以居民搬走后要優先改變大家的生活環境。”雍和宮大街所在地北新橋街道城市管理辦公室副主任王丁龍說,所有的違建、自建房都要拆除,同時織補城市功能,公共衛生間、廚房、養老驛站等都將逐漸內嵌其中。

        同時,整座院落將在盡量小程度的干預下,進行恢復性修建,逐步恢復傳統規制和四合院格局,恢復原有肌理、傳統風貌,讓四合院再現古樸與生機。

        “目前,恢復性修建的方案正在研究中,預計將在下半年有序進行。”北新橋街道相關負責人說。
        記者 李瑤 文并攝

        關鍵詞: 雍和宮大街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