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要取代人類老師?AI的教學比傳統教學高效三倍

        網易智能 2020-06-10 15:18:40

        前段時間,有兩個名叫“Peter”和“Tony”的英語老師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他們用各種各樣的方式玩冷幽默,在各個社交網站上刷屏,握緊小拳頭,高喊著“誓把人類的英語抓上去”的口號。

        是的,他們不是人類,而是AI。

        乍一看很穿越,但這不完全只是個廣告,事實上,AI當老師這一事實已經發生。

        在經歷過一系列教育形式的發展后,教育AI已經成熟到可以接過人類老師的教棍。

        早在2016年,有教育機構曾組織了一場400人的學習效率對比測試,數據證明AI的教學比傳統教學高效三倍。

        如今市面上,教育AI層出不窮,今天,網易智能就來到好未來總部的智能教室展示區,實地體驗下AI老師上課的魅力。

        AI老師與學生”實時交互”的新型智慧課堂

        AI老師與學生在課堂過程的實時交互是AI課堂解決方案的亮點之一。

        通過攝像頭、麥克風、答題器等多種硬件傳感器,WISROOM智能教室能及時地獲取課堂學情數據,實時洞察學情,關注到每個學生,進而更新授課策略和授課內容,讓教學內容及時的做到“千班千面”。

        『智能產品家』AI要取代人類老師?我們上了一課看看它有多大本事

        如上圖,在相關知識點提問環節,學員可以舉手搶答,然后AI系統經過實時識別分析,有策略地選取一位學生進行回答,體驗者的課堂參與度都很高。

        在AI老師的課堂上,自帶的教學輔助系統運用圖像和語音等人工智能技術量化教學過程,并針對課堂互動、內容傳授、師生情感等進行建模,進而科學評估教學效果,并將絕大部分課堂行為轉化為老師的決策建議,最終實現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智能產品家』AI要取代人類老師?我們上了一課看看它有多大本事

        老師今天上課的主題是學習有關星際的英文單詞,傳統的教學方式是老師帶著讀單詞,板書單詞拼寫,配合一些視頻進行講解,課下再進行測試以檢驗學習效果。但在AI課上學生們在跟讀單詞后,AI會語音識別學生們的發音,和跟讀時的表情,抽點學生進行實時測試。

        課堂實時互動,除了讓學生們覺得上課新穎有趣、知識點更好理解外,也讓每個學生都有被照顧到,極大的幫助他們更好的學習。

        據了解,好未來已經對外發布了AI內容生產平臺PHOENIX。即通過機構端的AI課程生產平臺,將AI課程生產所需的底層技術保障、軟硬件解決方案、素材庫、互動組件庫、課堂數據模型、課堂錄制標準等AI課必備組件整合開放。平臺于12月25日開放。

        讓老師備課不枯燥 看看你的親和力得分

        不僅教育學生,老師同樣可以通過AI實訓系統來檢測自己的教學水平。

        AI師訓系統融合語音識別和表情識別兩大技術,讓在線課堂可視數據化,老師可以根據實時評分,調整授課內容和方式。

        『智能產品家』AI要取代人類老師?我們上了一課看看它有多大本事

        一是語音識別技術,能實時識別老師的授課內容,通過分析語速、音量、留白等可感知維度,描繪出清晰度、流暢度、授課重點等,讓老師講得更清楚; 二是表情識別技術,實時檢測分析老師授課過程中的表情,作為課堂親和力的分析數據來源,通過對授課手勢的識別和分析對課堂互動性進行評價,讓老師互動更有效。

        『智能產品家』AI要取代人類老師?我們上了一課看看它有多大本事

        比如小編在現場實時體驗的《西游記》講段,小編站在綠幕房間講課,監視器上顯示的除了授課實時畫面,還有一系列跳動的數據,從課堂表現的“親和力”、“清晰度”、“流暢度”、“互動”、“重點”等幾個維度,對老師的授課情況進行實時數據評估。

        AI老師語言學習系統則將目光投向三、四線城市和貧困地區的教育問題上。

        數據顯示,四川省昭覺縣是彝族人口占98%以上的彝族聚居縣,當地人普遍不會說普通話。這套“AI老師語言學習系統”,深度融合其自主研發的語音識別、語音測評等技術,幫助他們學習普通話、看到大山以外的世界。

        目前,AI老師語言學習系統已覆蓋四川省涼山州昭覺縣約8萬名學生、2000多名中小學教師、252所學前教學點、72所小學。深度融合其自主研發的語音識別、語音測評等技術,幫助他們學習普通話、看到大山以外的世界。

        同時,AI老師語言學習系統也為多國友人開發了定制版本,讓中國語言文化走向世界。

        減輕人類痛苦是技術進步源動力

        未來學家、發明家雷·庫茲韋爾曾說:“不斷減輕人類痛苦是技術持續進步的主要動力。”技術發展的愿景和初衷是好的,人工智能也一樣,它的研發初衷是為了把人從簡單、機械、繁瑣的工作中解放出來,然后從事更具創造性的工作。

        目前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技術主要包括圖像識別、語音識別、人機交互等。比如通過圖像識別技術,人工智能可以將老師從繁重的批改作業和閱卷工作中解放出來;語音識別和語義分析技術可以輔助教師進行英語口試測評,也可以糾正、改進學生的英語發音;而人機交互技術可以協助教師為學生在線答疑解惑,

        除此之外,個性化學習、智能學習反饋、機器人遠程支教等人工智能的教育應用也被看好。雖然目前人工智能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尚處于起步階段,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未來其在教育領域的應用程度或將加深,應用空間或許會更大。

        關鍵詞: AI老師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