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圍墻架起心橋 重慶北碚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人民網-人民日報 2020-06-11 13:54:38

        “幸虧把棚子拆了,心情舒暢多了!不然不曉得多郁悶。”賈桂芝大娘高興地說。幾十年來,賈大娘所在的華偉社區一直存在“城中村”問題,不少居民都在屋前違規搭建。一條本來6米寬的路,結果只剩一條窄小的通道。消防隱患成了大問題,治安隱患大家也挺擔心。

        華偉社區位于重慶北碚區歇馬街道,年代久遠,當初由華偉集團和地方、學校共建,居民主要是職工和家屬。這個問題,街道早想解決。可是,由于涉及多人利益,阻力不小。

        不過,拆違的條件也越加成熟。近年來,華偉社區著力加強社會治理,搭建三級網格,初步形成以社區黨總支為核心,社區干部黨員為骨干,企業、物業和居民齊抓共管的良好格局。在社區各個樓棟,分布著36個網格員,直接服務在一線,調解糾紛,排憂解難。

        在社區治理中,網格員發揮了重要作用。去年7月,歇馬街道在企業的支持下,下定決心,支持社區啟動拆違工程。網格員們挨家挨戶,上門做工作。居民如果白天不在,晚上再找。老人一時不同意,就找晚輩幫著勸。說服一家,就發動他們勸說鄰居……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終于解決違建這個鬧心事。

        “我們既要拆掉圍墻,還要架起心橋,把干部和群眾的心連起來,讓鄰里關系更加和諧。”華偉集團黨委書記李冰說。

        不只是華偉社區。近年來,北碚積極加強社會治理,構建網格化服務體系,將觸角延伸到基層一線,為群眾排憂解難,及時化解矛盾風險,力求實現“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2018年,群眾安全感在主城和渝西片區22個區縣中排名第一,2019年,群眾安全上升到98.77%,再創歷史新高。

        在復興街道太山社區,有棟樓設計不合理,無地下車庫,居民有不滿情緒。社區網格中心及時了解情況,疏導居民情緒,并協調有關部門,商討解決方案。最終,當地在附近修建露天停車場,解決居民出行難問題,化解社會矛盾。

        “讓能干的人做好熟悉的事。”北碚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茍鵬說,北碚區正在積極做實小網格,匯聚大平安,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劉新吾)

        關鍵詞: 城中村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