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到民政局借用洗手間被拒,去別處解決后,又回到民政局給工作人員“上課”……這兩天,一則視頻被傳上網后,引起網友熱議。
視頻中,男子指著一工作人員說:“剛才,是你不讓我上洗手間是吧!我跟你們說,一磚一瓦都是納稅人提供的,我們直接創造財富,你們并不直接創造財富,我們納稅人建的設施,你們只是一個委托機構,怎么我們連用洗手間的權利都沒有了!不能這樣對待我們老百姓,你們出去辦事不也是老百姓嗎?”現場寂靜無聲。
在網上,看著男子給有關工作人員“上課”,很多網友表示“畫面引起舒適”。
不得不說,一地民政局內發生這樣的事情,著實讓人大跌眼鏡。 政府部門是服務機關,廁所應該向民眾開放。
其實,政府機關內部設施開放早就提上日程,2009年民政部網站就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推進和諧社區建設工作意見》,鼓勵社區內或周邊單位向社區居民開放食堂、廁所等內部公共設施。
可民政部大力推動的事情,卻在某些地方民政系統工作人員那,卻成了一紙空文,這讓人遺憾。
事實上,機關單位拒絕民眾如廁,這已不是第一次。此前就有某地民政局為了防止外人隨便使用廁所,給廁所設密碼。這也讓很多人生出疑慮:連廁所都不讓人上,還能“急民眾之所急”嗎?
近些年來,許多地方大力推動單位內部廁所對外開放,賓館、酒店、飯店、小區、商場等,都要求對外開放廁所。非但如此,還有的地方在推動政府食堂開放,如江蘇泗陽縣新食堂自2015年建成后就一直是個“大眾餐廳”,書記縣長可以去吃,工人農民也可以去吃;還有地方在假期開放內部停車場。
在此背景下,有的職能部門工作人員連上廁所這樣的小事,都不愿予民方便,實在有點說不過去。
政府部門讓不讓民眾使用內部廁所,看似小事,實則是有沒有現代政府服務意識的“顯微鏡”。連一個廁所都不愿對外開放的民政局,是該被人好好“上一課”了。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