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1. VR/AR應用:虛擬的隨意門,親臨其境的體驗
2020年4月,臺北流行音樂中心讓觀眾戴上VR 360頭盔,配合5G技術,做了一場破天荒的8K VR現場直播。觀眾訪過頭盔顯示器,走到了最前排的「搖滾區」,欣賞喜愛樂團的近距離演出。在可見的未來,5G 與VR/AR的結合,不論演唱會、音樂會或運動賽事,觀眾都可享受如臨現場般的觀看體驗。
傳訊速度的提升,也令更多行業受惠。例如危險地區(煉油廠、深山、礦場)的探索工作或觀光體驗,均可以透過5G無人機基地臺傳輸訊號,搭配AR眼鏡引導現場工作者做教育訓練或危機處理。
另外5G能提供快速及準確的定位服務,在機場、車站之類的大型室內空間,甚至可以利用AR技術,指引旅客前往目的地。
2.智能制造:5G + AI +大數據,加速生產流程
5G搭配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產線自動化的應用也備受期待。其中「AI 驗布」的創新應用,借重5G大帶寬與低延遲的優勢,以8K光學攝影機持續拍攝高畫質布料的照片,實時傳輸到遠程控制中心進行AI智能驗布的作業,可以高速判斷布料是否有破洞、臟污、勾絲等瑕疵,相較于傳統紡織廠利用人工進行驗布的方式,可大幅提升效率與降低成本。
在智能機械產業方面,5G與大數據、AI的結合,也得以改善模具、刀具、沖壓、成型、計算機數值控制(CNC)等生產流程,協助制造業快速升級。智慧機械是工業4.0的重要基礎,可以實現從智能設備、智能系統到智能決策的進程,包括設備狀態監測、設備保養預測、停機風險控制、產業人工智能應用等功能,可藉此提高設備投資的性價比,增加設備質量與掌握機臺信息,朝向智能制造的道路加速轉型。
3.智慧醫療:5G與醫療跨域整合,病患可在家診療
因為5G的到來,也開啟了智慧醫療、健康照護的全新機會。臺灣的5G行動醫療實驗場域,透過5G通訊、AI 圖像處理、AR/VR、室內精準定位等技術,啟動5G與醫療的跨域整合,實現遠程醫療、遠程照護等服務。
針對醫療資源不足的地區,可藉由5G高速傳輸4K手術室現場影像及零時差生理數據,并在遠程進行AR/VR手術教學;而透過5G實時復健指導,患者不用到醫院也能在家中進行復健,還可將病患的動作與教學動作進行差異分析,藉以建議患者進行修正。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與中國電信、華為合作,共同啟動首家5G智慧醫院,實現分級診療、遠程醫療、網絡問診等場景,從救護車抵達患者的第一刻起,救護車就會將患者的生理信息、影像、現場的環境與施救過程,透過5G實時高速傳輸到醫院,急診醫生則可遠程指導搶救措施;另一方面,5G的低時延也讓遠程手術得以實現,不會因為現在4G網絡的時間差而導致手術失敗。
4. 智能交通:5G動態感測縮短找車位時間、減少空污
5G世代來臨,對于自駕車與車聯網相關應用也是一項重要進展。行車安全可以說是分秒必爭,必須做到實時傳輸,現在的4G網絡時延約在100毫秒,但5G可將時延縮短到10毫秒內,讓車輛與車輛之間(V2V)可以傳輸大量數據但又幾乎沒有延遲,還可讓車輛與基礎設施之間實時通訊來控制號志、改善交通狀況,打造更安全、更便利的智能交通體驗。
除了行車之外,停車也是很多用路人的惡夢。因此「智慧停車物聯網服務」的出現,可建置多個路邊停車格的NB-IoT地磁傳感器,可隨時感測車位是否被占據,并實時將車位狀態傳送至管理平臺,路人則可利用路口建置的動態面板及停車管理系統網頁,快速掌握實時停車格信息,縮短找車位時間、并減少空污問題,是5G擴展物聯網應用的場域之一。
5.智慧商務:5G咖啡機器人兼具行動熱點、語音下單功能
近幾年來,科技在生活中的應用已經越來越普及,從智慧零售到無人商店,甚至是服務型機器人都在智慧商務場域受到矚目。而進入5G世代后,由于延遲時間更低,各種智能應用的可能性也不同以往,比如機器人的肢體動作與反應將因此更為順暢,在商務環境的應用勢必更讓人期待。
事實上,南韓電信業者KT與Dal.Komm就合作推出了「5G咖啡機器人」,內建兩顆鏡頭可以掌握周圍環境的3D影像,一面煮咖啡一面還能服務客戶,且兼具5G行動熱點、人臉辨識、語音識別下單等功能,另外像是電子廣告牌、智能倉儲、自動物流、智慧監控等設備,也可望藉由5G技術,藉以改善流程與提升營運效率,創造更優質的消費體驗。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5G在智慧城市中哪些領域應用了?
下一篇:5G套餐費用什么時候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