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機芯片市場中,論最愛“擠牙膏”的芯片廠商一定非高通莫屬。自從高通發布驍龍820以來,就開始走向了“擠牙膏”這條不歸路,僅僅只是小幅度超頻了CPU和GPU的頻率,就將SoC換個馬甲漲價,就好比當下的5G芯片驍龍768G和驍龍765/765G。
驍龍768G和765/765G的規格(圖/網絡)
對比驍龍768G和驍龍765/765G的規格,驍龍768G大核和中核只是在頻率上做了微乎其微的升級,而在GPU上也僅僅加入了可獨立升級GPU驅動的軟件功能,其它規格與驍龍765G毫無差異,整體升級還是高通慣用的“擠牙膏”套路。
在實際表現中,驍龍765G和驍龍768G的跑分差距也微乎其微。在安兔兔跑分中,驍龍765G的設備拿下了32萬分,而搭載驍龍768G的設備拿下了35萬分,兩者僅僅相差3萬分,如果放到實際體驗上,用戶很難察覺到這兩款芯片在性能上的區別。
驍龍768G和765G的安兔兔跑分(圖/網絡)
相較膏通7系,聯發科布局中高端市場的天璣800系列兩顆芯片天璣820和天璣800,從產品策略上看就要良心得多。和高通7系同樣都采用了A76和A55的CPU,但天璣800系列使用了旗艦級芯片才會用的4大核CPU架構設計,同時在性能上也做了區隔。在CPU方面,天璣820的4顆A76大核都采用了高達2.6GHz的主頻;在GPU方面,天璣820采用Mali-G57 MC5 五核心GPU,天璣800采用Mali-G57 MC4 四核心GPU,高規產品直接多了1個GPU核心,同時GPU主頻也有升級;在5G功能上,天璣820還支持全球首批的5G+5G雙卡雙待功能。相比之下,高通“擠牙膏”式的產品策略在面對聯發科硬核產品布局的組合拳時,在5G中高端市場上的高通恐怕是手無縛雞之力了。
聯發科天璣800系列兩顆芯片規格(圖/網絡)
在實際表現上,聯發科天璣820的表現也十分突出,平均超過40萬、最高超過41萬的安兔兔跑分直接讓天璣820超越了市場上的眾多5G中端芯片,對驍龍765G和768G更是做到了性能碾壓。而這一切都要歸功于天璣800系列采用的旗艦級多核CPU架構設計,4大核的多核CPU架構讓其擁有了遠超同級的強悍性能表現。
搭載天璣820的Redmi 10X 安兔兔跑分超過40萬(圖/網絡)
目前,5G中高端市場的戰火已經打響,華為和聯發科兩大芯片廠商紛紛開始發力,而高通卻依舊采用“擠牙膏”的產品策略來應對,不僅市場將被逐漸吞噬,口碑也一路下滑。如果高通在產品策略上不作出改變,則很快將被5G市場淘汰。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