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首相約翰遜7月14日宣布從明年起,禁止英國電信公司向華為購買新的5G設備,并表示到2027年將從英國的5G網絡中移除所有華為公司的設備。這與約翰遜今年1月對華為的態度,截然不同。那么英國政府對華為的態度是何時發生轉變的呢?就讓我們來梳理一下,華為與英國政府之間的時間線。
英國政府與華為5G的時間線:
英國5G開端
英國在2012年首次加入了4G網絡,當時英國電信公司EE就與華為公司在倫敦、曼徹斯特、布里斯托爾、伯明翰、加的夫、愛丁堡、利茲、利物浦、謝菲爾德、格拉斯哥和南安普敦等11個主要城市推出了4G服務。EE表示,在推出之時,其4G網絡將提供最高12Mbps的速度,是上一代3G技術速度的5倍。但是,由于英國居民抱怨整個英國缺乏4G覆蓋,因此英國政府的4G網絡建設受到批評。根據移動數據平臺Ogury的數據,當時英國居民只能在53%的時間內訪問4G網絡,這使英國成為歐洲4G覆蓋率最差的地方,落后于西班牙和意大利。時任英國首相卡梅倫所領導的英國政府決定對下一代5G網絡建設進行投資。
2015年9月,英國薩里大學(University of Surrey)開設了5G創新中心。
2016年:英國首相卡梅倫執政時期,英國政府計劃投資10億英鎊使英國成為5G領導者。
2016年7月13日,因英國全民公投選擇脫歐,卡梅倫宣布辭去首相職務,特蕾莎·梅接替卡梅倫就任英國首相,
2016年12月: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執政時期,英國電信公司BT宣布與華為建立5G研究合作伙伴關系,雙方將“ 引領5G移動技術的全球發展”。
華為加入英國5G測試
華為早在2000年就已經進入英國,在2012年 ,英國電信公司BT旗下子公司EE就聯合華為,發布了英國首個4G網絡。BT和華為于2016年開始共同開展5G研發工作,并簽署了廣泛的研究合作協議。2017年11月,BT/EE和華為共同宣布完成英國首個5G端到端的實驗室測試,提供2.8Gbps的穩定下行速率以及小于5毫秒的時延。其后雙方共同開展了有關5G網絡的多項連接試驗,其中在溫布利體育場的EE網絡中,使用華為Mate 10 Pro終端測試,峰值速率達到970Mbps,刷新了當時商用網絡中的最高測試速率紀錄。
2017年11月16日:BT集團的電信網絡提供商EE與華為進行了5G測試。
2018年2月:BT集團與華為達成5G合作伙伴關系,雙方的合作包括5G新無線電(NR)、核心網絡技術和5G客戶場所設備(CPEs)的開發和現場測試。英國電信集團(BT Group)首席技術官霍華德·沃森(Howard Watson)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的5G研究一直很有前景,與華為的合作將把這項研究變成現實。”“EE網絡在速度和覆蓋范圍方面已經是英國的領導者,通過BT的研發和合作伙伴關系,我們可以確保在引入世界級5G體驗方面繼續保持領導地位。”“華為幫助我們推動了EE 4G網絡的發展,他們是幫助我們突破5G壁壘的理想合作伙伴。”
美國插手華為5G項目
美國政府出于政治和其他原因,借口華為設備存在安全問題來插手華為的5G建設。盡管華為方面多次否認,但是美國方面依然使用政治施壓、經濟制裁等手段制裁華為和使用華為設備的國家。英國也受到了美國方面的壓力。
2018年2月13日: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克里斯·雷(Chris Wray)警告稱:不要購買中國華為和中興公司的手機。
2018 年8月13 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了《2019年國防授權法》,禁止所有美國政府機構使用華為和中興公司所生產的科技產品。
2018年12月5日:英國BT表示將 在2021年之前將華為設備從4G網絡中剝離出來,并且不會在5G核心設備中使用它。
2019年2月6日:美國國務院表示:不鼓勵歐洲國家在其5G部署中使用華為設備。
2019年2月17日: 英國政府得出結論認為,在5G中使用華為是“可控的風險”。
2019年2月21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稱,使用華為技術的國家 對美國構成了風險。
2019年3月28日:英國監管機構警告說,華為產品“ 風險大大增加 ”。
英國前首相特蕾莎·梅允許華為5G進入英國
當時英國和部分歐盟國家對華為的態度更為包容和開放,注重管控風險、開展合作,而非像美國、新西蘭和澳大利亞那樣一味地封殺。外界當時分析,特蕾莎梅此舉保持了英國決策的獨立性,再次凸顯外交決策不以美國馬首是瞻。特蕾莎·梅在回答有關華為的質疑時表示:我們走的是一條以風險為導向且穩健的道路,這條道路適合英國市場網絡,也顧及了英國的國家安全需求。
2019年4月24日:英國首相特蕾莎·梅(Theresa May)批準了華為可以進入英國的5G基礎設施,但僅限于提供一些“非核心”技術(例如天線)的綠燈。
2019年5月:EE成為英國首家推出5G的運營商。
2019年7月:英國電信公司沃達豐成為英國第二個啟用5G網絡的提供商,沃達豐致力于依靠華為的設備推廣5G,例如華為Mate X智能手機和5G Gigacube家用路由器。
新首相約翰遜上臺,華為在英國建設5G新中心
由于英國脫歐談判遲遲未能獲得英國議會同意,時任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宣布辭職。經過多輪選舉后,約翰遜成為了英國的新一任首相。在約翰遜的領導下,英國成功脫歐,同時華為也加大了在英國的投入。最終約翰遜表示將允許華為有條件進入英國5G網絡。不過這一選擇受到了美國政府和英國國內的反對。
2019年10月31日:英國首相大選推遲了讓華為進入訪問英國5G網絡的決定,經過大選約翰遜取代特蕾莎梅成為英國新一任首相。
2019年12月18日:華為在倫敦開設5G創新中心。
2020年1月28日:英國政府允許在5G網絡上使用華為設備,但禁止華為設備進入英國“核心網絡”和部分敏感地點,并將華為在非敏感部分的參與程度上限為35%。
2020年3月11日:英國保守黨多名資深議員在一份《電信基礎設施法案》修正案中,提議將華為設備從英國運營商網絡中移除,最終該提案僅以24票之差被否決。英國保守黨前領導人鄧肯·史密斯稱:“英國過于依賴不受信任的供應商”。
2020年4月15日:英國電信BT將華為設備從EE核心網中刪除計劃的時間推遲到2023年。
特朗普擴大對華為的制裁范圍,首相約翰遜決心動搖
受英國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和美國政府的施壓,英國首相約翰遜采用華為5G的決心發生了動搖。特別是英國政府高官將此次疫情的矛頭指向中國時,英國媒體上也充斥著使用中國設備會有安全風險的錯誤消息,同時美國政府因使用華為5G設備而威脅對英國實施制裁。這導致英國首相約翰遜不得不重新考慮華為5G決定。
2020年5月,特朗普擴大了出口限制,以防止華為使用來自美國的技術或軟件制造的半導體,即使在國外制造也受到限制。
2020年5月22日: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Boris Johnson)希望減少華為在該國5G網絡中的作用。
2020年6月25日:華為宣布將在英國劍橋建立光電子研發與制造基地。
2020年6月30日,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將華為和中興列為國家安全威脅。同一天,英國首相約翰遜在接受采訪時聲稱,要在華為的決定上謹慎行事,并稱“希望英國關鍵的國家基礎設施得到保護,免受‘敵對國家供應商’的影響”。
2020年7月14日:英國跟隨美國決定禁止華為進入其5G網絡。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