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訊(記者 趙清建)10月20日,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工作組組長、國家衛生健康委科技發展中心主任鄭忠偉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預計到今年年底,我國疫苗的年產能可達到6.1億劑,明年的年產能會在此基礎上有效擴大,切實保證我國以及全球其他國家對中國新冠疫苗的需求。
新冠疫苗上市以后什么樣的人群能夠優先接種?鄭忠偉對此表示,新冠病毒未來的接種人群大致劃分為三類:一是高風險人群,二是高危人群,三是普通人群。所謂高風險人群主要是指一線的醫療防疫人員,邊境、口岸的工作人員,還有由于工作原因必須要去高感染風險地區或者國家的工作人員,還有我們要保證城市基本運行的一些工作人員;高危人群主要是指老人、兒童、孕婦以及患有基礎疾病的人群,這類人群一旦感染新冠,出現重癥或者危重癥的比例遠遠大于其他人群。不管在什么區域,只要符合這樣的人群特點,都應納入優先的接種考慮。
“實際上有效的產能和產量保證,才能真正建立起人群的免疫屏障。”鄭忠偉表示,在疫苗研發之初我國就高度重視產能建設,目前在滅活疫苗的產能方面,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相關部門專門制定的《疫苗生產車間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并且組織專家對我們已經建成的疫苗生產車間進行了生物安全的檢查,對符合條件的生產車間進行了檢查通過。這是我國在滅活疫苗產能方面的準備。
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強表示,科興中維在3月份積極推進疫苗研發的同時,已經全面啟動了新冠疫苗的產業化建設。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和北京市政府以及相關的單位支持下,7月份已經全面完成新冠疫苗生產建設,同時向相關部門申請認證,經過專家審評以及相關部門的批準以后,8月份已經全面啟動了新冠滅活疫苗的生產。
高強表示,根據前期生產結果,大概產能是每年3億劑,今年到年底大約可以生產1億劑的新冠滅活疫苗(包括半成品)。同時,其新冠滅活疫苗生產制造和檢定規程已經建立完畢,按照這個規程生產的疫苗是符合國際標準的,同時也符合中國和其他有疫苗需求國家的質量標準要求。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