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航飛行員培養訓練中,全動飛行模擬機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關鍵設備,飛行過程中的各類特殊情況都需要通過全動飛行模擬機來模擬實現。
多年來,全動飛行模擬機幾乎一直為發達國家的少數企業掌握,形成技術和產品的雙重壟斷。目前,國內民航大型客機高端模擬機(D級)完全依賴進口,單臺D級模擬機售價在1億元左右,是目前國內飛行員培訓的最大成本支出。
近日,國內首臺擁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的A320 NEO/CEO全動飛行模擬機正式交付吉祥航空。此前,該飛行模擬機順利通過了中國民用航空局D級鑒定。該模擬機由上海均瑤(集團)有限公司旗下上海華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模科技”)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以下簡稱“南航”)飛行模擬與先進培訓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研發。
飛行模擬機內部
三年攻克諸多難題
本次參與合作研發的南航飛行模擬與先進培訓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已經有近20年的飛行模擬技術研發經驗。
復雜技術的研究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阻礙。“作為一個專業工程研發團隊,我們’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通過三年來的團隊合作,共同努力克服了研發障礙。”華模科技首席科學家、南航民航學院教授顧宏斌說:“一項新產品的研發雖然是艱難且漫長的,但是大家一起埋頭攻克難關的寶貴經歷未嘗不是人生的財富。”
關于模擬機目前的生產力情況,顧宏斌介紹,國際上一般訂貨周期是18個月,而根據具體情況,華模科技可以縮至一年甚至更短的時間。之所以能夠縮短周期,是因為自主掌握了全套核心技術,“對于一些需求周期短的客戶,我們就有自己調節的余地。產業鏈已基本建立起來,以后如果批量大了,可能還會備一些(模擬機),這個周期就會更短,滿足客戶需要。”
飛行模擬機全貌
校企合作實現優勢互補
此次交付的飛行模擬機是南航與華模科技在產學研方面深入合作的成果,除了由顧宏斌擔任技術研發的首席科學家之外,華模科技還聘請多名南航老師兼職參與,公司的研發主力90%以上是南航飛行模擬與先進培訓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畢業生。基于南航的人才基礎,華模科技以極快的速度組成了一個核心成員達三十余人的專業研發團隊。
南航與華模科技共同攻關,從任務分配上來看并沒有明晰界限,產品的總體研發和各種關鍵技術的探索皆由校企之間合作完成。雙方通過優勢互補,彌補各自的不足之處,實現合作共贏,實現了技術攻關和產品研發的緊密銜接、真正做到了產學研的深度融合,形成了高效的合作模式。
“現在我們已經中標了ARJ21的工程模擬機核心計算和接口項目,并投入研發。接下來我們將繼續攻克工程模擬機的關鍵技術問題,爭取早日完成。國產飛機是我們優先服務的目標。”顧宏斌教授表示,團隊下面緊接著就是要為中國的大飛機事業做出貢獻。
打破國外封鎖,填補國內空白
全動飛行模擬機屬于高端裝備制造范疇,是多學科綜合集成的高科技產品,技術含量高、知識密集。根據國家相關標準和規定,將模擬機分成A、B、C和D四個等級,D級是最高等級。之前,國內有關產品僅接近大型客機C級模擬機水平,而D級全動飛行模擬機是民航飛行員訓練的必備裝備。
D級模擬機的亮點是其能夠訓練的科目最廣,比如訓練緊急情況、危險情況等特勤科目。飛行員經過訓練后,在實操中萬一出現類似情況,就能很好應對,避免事故發生,確保安全性。
據了解,此次交付的全動模擬機A320 NEO/CEO全部知識產權皆實現了國產化,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填補了國內在該領域的空白。自主可控的集成能力和軟件源代碼的核心技術取得了全面突破,產品研發和產業鏈相互融合,包括電氣集成技術、軟件技術、結構技術等在內的一系列軟硬件技術都得到了質的提升。
據了解,目前,國內航空公司在飛行員的復訓培養方面訓練缺口及需求量很大。模擬機在未來構建新型飛行員培訓體系方面將做出重大貢獻。這兩臺模擬機的問世能夠為國內航空公司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在滿足飛行員訓練裝備需求的同時,也是為民航安全建設提供保障。(陳一航 胡炎炎 陳彬)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