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激勵廣大科技工作者胸懷“兩個大局”,堅持“四個面向”,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推進國家現代化創新爭先,近日,中央宣傳部、中國科協、科技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防科工局等6部門在北京向全社會發布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先進事跡。光明網記者采訪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得主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主任醫師仝小林。
提起2020年仝小林科研工作中的閃光點,他分享了在武漢抗疫一線的故事。1月24日除夕夜,他臨危受命奔赴至武漢抗疫第一線,“剛到武漢時,以醫療為主、救人第一。首先布控如何治療,如何把藥物迅速通過社區發放給老百姓。”他回憶。
關鍵時刻,仝小林提出“寒濕疫”論治體系,牽頭擬出通治方“寒濕疫方(武漢抗疫 1 號方)”,在社區大規模發藥70多萬服,累計救治5萬余人次;將防控重心前移、下沉至社區,探索建立了“中醫通治方+社區+互聯網”為框架的“武昌模式”;從第三版到第七版,牽頭制定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中的中醫方案……
在救人過程中如何做好科研,如何用科研的頭腦做臨床,如何取得中醫藥臨床療效的證據,是他思考最多的問題。戰役中,仝小林堅持中醫藥早期、全程介入疫情防控,開展了覆蓋新冠肺炎防治全程的診療研究。其中,針對武昌區隔離點新冠肺炎輕癥患者的寒濕疫方干預研究顯示,中藥干預有效截斷了病情進展等研究證實中醫在新冠肺炎防治全程中有效發揮了“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瘥后防復”的作用。
在武漢奮戰64天,邊臨床、邊實踐、邊總結,仝小林真正將中醫成果寫在抗疫一線。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流行性出血熱,到2020年新冠肺炎,從29歲到64歲,從博士生到院士,在抗擊大型瘟疫面前,仝小林始終義無反顧,沖鋒前線,用中醫藥為武器,有力地保障著人民的健康。
監 制:戰 釗
策 劃:蔡 琳
采 訪:武玥彤
文 字:武玥彤
視頻制作:武玥彤
出 品:光明網科普事業部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